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 第243章 设立三司

第243章 设立三司[第2页/共3页]

“朕惟治国之道,在分职明责,使政令通达。今革故更始,改定处所三司之制:承宣布政使司总领民政,提刑按察使司专理刑名,都批示使司统辖军务。各司其职,协理处所,务使政清民安,兵强境靖。

等朱标换好了常服,中书参政侯善、工部尚书张允、户部尚书韩焯也刚好来到殿中。

“惟建国承家,功臣之勋,既铭于鼎彝;推恩及后,朝廷之典,宜厚其禄养。近察诸功臣族属日增,岁给俸禄,或恐不敷扶养,朕心恻然。

“前朝后寝,古来定制。先帝时,前朝三殿,奉天、谨身、华盖皆用于政务。然三殿乃大礼之地,今国事日繁,百官奏对,喧哗不止,恐于礼分歧,有失持重。”朱标斜靠在椅子上,面对三人,“而乾清宫已属内廷,朝臣来往多有不便。为此,朕决意在文武二楼之侧,再建新殿,一曰文华,一曰武英。”

刘基边往正堂走,边点头:“不必!承蒙先帝厚恩,任大理寺卿,老朽年老,精力不济,多亏二位少卿帮手,方能不负天恩。现在去官回籍,是陛下体恤老臣。本官卖力的详细事件,本就未几,很快便可交代结束。今后,寺内事件就仰仗你们二位了。”

奉天承运天子,制曰:

今特敕中书省,详核功臣世系,量其家口多寡,增给禄米。列侯岁禄一千五百石者,加赐公田千石,共岁食二千五百石;列侯岁禄九百石者,皆增为二千石;中书左相胡惟庸、都督佥事蓝玉,增为二千石;忠勤伯汪广洋、诚意伯刘基、御史大夫陈宁,增为一千五石。

书记中外,咸使闻知。”

王祈年合上圣旨,再没了其他行动,殿内的群臣都眼巴巴地望着他,仿佛在等候甚么,一时候鸦雀无声。

各百户所,设百户一人,所镇抚一人。

各都批示使司,设都批示使二人,都批示同知二人,都批示佥事四人。

乾清宫御书房,朱标斜靠在椅子上,火线小几之上的茶冒着缕缕热气。

当日交代完公事,刘基略作清算分开大理寺返回家中。宗子刘琏听闻天子竟然自说自话让父亲去官回籍,心中愤激。

在外各处提刑按察使司改设同布政使司。

“当初是陛下力请父亲出任大理寺卿,父亲一把年纪,劳累半生,现在却……真叫人寒心。”刘琏不满地说。

“陛下,对于二殿的形制,可有要求?”工部张允问道。

目睹王祈年又拿出一份圣旨,群臣都不淡定了,感遭到明天的早朝会不普通,谁如果请了假,但是错过了很多大事儿。

话说,退朝后的刘基揣着一肚子的胡涂,回到大理寺衙门。未几时,马忠便到了。

“修建一事,不急于一时。当务之急是盯紧孝陵工程,不成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