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出兵伐夏[第1页/共3页]
正月初三,又来一件大事。朱元璋亲身祭告六合神明,誓师讨伐蜀夏明升。射中山侯汤和为征西将军、江夏侯周德兴为左副将军、德庆侯廖永忠为右副将军,会同营阳侯杨璟、都督佥事叶升率京卫、荆湘舟师由瞿塘趋重庆;颍川侯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济宁侯顾时为左副将军,会同都督佥事何文辉等率河南、陕西步骑由秦陇趋成都。
“起来吧,凭你的才调,担负左丞绰绰不足。老夫为国举贤,职责地点。”李善长笑呵呵地说。三人又聊了些闲话,胡、朱二人便起家告别了。
“侯爷,陛下年中设立亲军都尉府,选任功臣后辈保护皇城。这但是天子禁军,奉养御前,可贵的机遇,侯爷不要错过啊!”胡惟庸边说边向朱亮祖使了个眼色。
“好的,我归去顿时就办。胡老弟请便,今后朝中你我兄弟还很多多照顾。”朱亮祖承诺一声,走向一旁拴着的战马。
而后的一个月内,朱元璋多次召见受封文武,谆谆警告:“尔等享有繁华,合法与贤人君子讲学,以明事理,以广见闻,通达古今之务,以成弘远之器,岂可轻易,自足止于武夫罢了”,“朕赖诸将佐成大业,今四方悉定,挞伐歇息,卿等皆爵为公侯,安享繁华,当保此禄位,传之子孙,与国同久,然须循分守法,用心谨畏,则自无过举”。
洪武三年十一月尾,晋封中书右丞汪广洋为忠勤伯,御史中丞兼弘文馆学士刘基为诚意伯,皆赐诰命。朱元璋在给二人的诰书中都提到了汉之张子房、诸葛亮,以此嘉奖他们的功劳,算是对浙东文人多年来帮手之功的承认。
朱亮祖一听朱老迈体搞清算,顿时坐不住了,“韩国公,那我们该如何办?”一旁的胡惟庸虽未说话,但眼神里也透着扣问之意。
魏国公徐达固然兼任右丞相,明显他没时候、也不肯意管中书省的事儿。而忠勤伯汪广洋虽位居右丞相,但是有杨宪的前车之鉴,又有一帮淮西文武虎视眈眈,加上本身刚犯错误,不免畏首畏尾,厥后他干脆把省内事件都丢给胡惟庸措置,本身整天喝茶看报纸,一问三不知。而胡惟庸则成了中书省实际上的一把手,与天子的打仗日趋频繁。
“机遇是不错,可哪有在亲爹部下当差舒畅啊!”朱亮祖开初对胡惟庸的话不觉得意,当看到其丢过来的眼色,才反应过来,“胡老弟的意义是……”
“那是天然。”胡惟庸边说边坐进肩舆,二人各自拜别。
刚出府门,朱亮祖上前一步对胡惟庸说:“胡老弟,恭喜你啊,荣升左丞。今后做到丞相也不是没有能够。”
洪武四年的新年正旦,与前一年无甚不同。宫中礼节规程怎会随便变动,遵循流程走一遍也就是了——天子在奉天殿接管百官朝贺,大宴群臣,皇后在坤宁宫赐宴朝中命妇。朱标等人还是趁着晚餐时分去给父母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