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遣使册封[第1页/共3页]
临走前,由主婚者蓝玉奉币,慰劳正副婚使,并送至大门外。仪仗步队原路返答复命。常府一家也是清算场面,清算一下纳采问名的礼品,太子纳妃的礼品有当场授予的玉雁,另有各色纻丝、金银、里绢、金花胭脂、美酒以及猪羊等牲口。
宣制结束,主节官接管节衣,交给执节者;奉册官从册案上取金册授予授册使,授册使跪接,然后将金册重新安排于册案之上,对于金宝也是一样的流程。
册封不是小事,遣使奉册的礼节比前面的都要更加昌大,应礼部奏请,任命授册宝使(正副二人)、奉册宝官、主节官以及承制官。授册宝正副使就由正副婚使陶凯、陈昧兼任了,奉册宝的人则由内使监选人充当,而由鸿胪寺的人担负主节、承制官。
典礼还是是在奉天殿停止,除了御座、香案外,还另设册宝案以及呼应的举册宝案舍人(鸿胪寺官担负)。礼部官员安排册宝彩舆、皇太子妃的车辂、仪仗、冠服等在奉天门外等待。
接管册宝以后,太子妃东面升座,接管礼拜,礼毕返回后堂。授册宝正副使则一向在中门以外等待,直至册封之礼结束,由主婚者送返。
紧接着是纳征,礼节同纳采。不过此次陶凯、陈昧二位婚使所带的东西略有分歧,婚使奉玄勋、束帛、谷、圭至太子妃家。
“敢请事?”
傧者入告蓝玉。
正副婚使被引入门,于香案前称有制,蓝玉跪接。
接下来是告吉,意义就是将占卜的成果奉告女方一家。一开端,还是天子御奉天殿,遣使告吉,流程和纳采一样,还是陶凯、陈昧出面。到了常家,统统流程也都大同小异,只不过说的话不一样罢了。
“储宫之配,采择既谐,将加卜筮,奉制问名。”
接下来是问名,地点从大门转移到中门。一样地,还是由傧者传话。
问名所得常秀的八字由太常寺卖力卜筮,其成果必定是上上之吉。这一活动较着就是情势主义,除非是为了推托,不想结这门婚事,不然断不会呈现不吉之卦。再者说,朱元璋都已经定了和常家结成后代亲家,谁敢从中作梗啊!
至此请期步调也完成了。而后,鸿胪寺备特牲告祭太庙,筹办遣使册封太子妃。
天子升座奉天殿,百官着朝服拜于文武楼北。承制官进殿请旨,出殿门立于丹陛之上,宣制曰‘册常氏为皇太子妃,天子制命尔陶凯等持节、奉册宝,行册礼’。
除了这些来自皇宫的礼品,早在天子告祭四庙的时候,各位公侯就开端给常府送礼,很多人送的还是重礼,差未几搭出来大半年的俸禄。这些人一方面念着开平王的旧情,另一方面则是看现任天子朱元璋和将来天子朱标的面子,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也不例外,只不过礼品稍轻,表表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