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联名上书[第2页/共3页]
老婆婆一向跟糖霜春桃等在内里没有走,看到陶夫人领着人出来后,又把他们带到了中间的一个院子。
完成这篇高文后,景春熙感觉本身的脑筋都被掏空了,丢下笔躺到床上,好久都没有动静。
景春熙怀着豪情和仇恨,花了将近一个时候,洋洋洒洒地写出一份文书。
陶夫人他们能做到如许已经极好了,毕竟本来没有多少财帛,又没有任何助力。在这类窘境中,他们仍然尽力想为百姓发声,为公理驰驱,这让景春熙不由对他们的佩服又增加了几分。
九江郡百姓联名上奏书
又看着承睿和承智走回前院后,景春熙和春桃几个才退了返来。
然后,景春熙伏在书桌前,想着如何联名上书。这一波操纵相称首要,不成能只要百姓署名,总要有点内容。她深知,这份文书将成为他们为百姓发声的关头,每一个字都必须慎重考虑,每一个句子都必须精准有力。
喜好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放逐请大师保藏: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放逐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她晓得时候安排上有点紧了,但看了陶金的信后也晓得不能再迟延,每多迟误一天,建安郡百姓们的处境就会更加艰巨。
景春熙想过了,施粥点和卖粮点,那边都摆一本小册子,让领过粥、买过粮的百姓签个名不是难事。这些百姓在艰巨时候获得了帮忙,天然会对施粥点和卖粮点心存感激,而署名不过是举手之劳。
臣等九江郡百姓,冒死上奏,恳请圣上明察九江郡之惨状,严惩犯警之人,以救万民于水火。
太子与太傅身为皇室与朝廷重臣,本应心系百姓,为民请命,却背道而驰,将百姓性命视若草芥。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但违背了朝廷的仁政之道,更是对百姓的极大叛变。九江郡百姓虽身处窘境,但仍怀有对朝廷的虔诚与期盼。
记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陶夫人称她的嫡姐为兰姐姐,那么这个“薇”字必定也跟陶夫人的名字有关,这么一喊,公然就对了。可见薇姨两姐妹当初在家中是极其受宠的。
看他们那么焦心,景春熙安抚说:“联名具名,这个能够让七叔他们想体例。”
想想那字条上的内容,景春熙叹了口气,脑筋里一片腐败,又叮咛春桃道:“你顿时到书肆买十几本小册子返来,一个时候后再把阿衡他们三兄弟叫来。”
只是,心疼她们的亲人早就不在了。
恳请圣上明察秋毫,速派钦差大臣前来查明本相,严惩太子与太傅之犯警行动,开仓放粮,布施哀鸿,重开城门,规复百姓生存,还九江郡百姓一个公道。
……
九江郡地处冲要,本应物阜民丰,但是近两年来,天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