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传圣旨[第2页/共3页]
见此景象,刘永诚立即明白内里装着的是甚么,一撩衣摆跪下接旨。
刘永诚没有听出朱予焕有些非常的语气,只是接着说道:“辽东都司附属山东,不过自从洪武十年起,辽东都司的府县便已经全都免除,只留下卫所边囤边守,此次巡边便是要观察这些卫所是否有逃窜之人,是否有卫所官侵犯屯田,是否有军官奴役兵士耕作。”
朱予焕闻言也不好再说甚么,毕竟比起辽东如许人丁数量已经锐减的处所,当然是天子地点的都城更加首要。
朱予焕有些猎奇地问道:“我在太祖实录中看到,太祖爷曾经让人运输物质,自登州前去辽东补给……现在没有了吗?”
刘永诚见她盯着那印信看,叮咛道:“有一点殿下要认准了,这圣旨是先写内容,再加盖御宝,若墨迹在御宝之上,申明这圣旨有题目,必然要立即呈递陛下。”
朱予焕思路一转,已经将这件事情记在了内心,点头道:“多谢徒弟教诲,焕焕明白了。”说罢,她又等候地看向刘永诚,问道:“徒弟此次巡边还要再往北走吗?”
这但是大明王朝的老熟人了。
先不说皇家的扶养题目,补葺京师和皇城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她就是不晓得每年国度财务的明细,也晓得能拨给偏僻处所的经费必定少之又少。
话是这么说,但朱瞻基连北边的卫所都想裁撤,更不消说是辽东如许的处所。
听她提起粮食,刘永诚不由发笑,道:“殿下当至心系百姓,到了辽东也不忘这农耕的事情。”
朱予焕笑眯眯地说道:“我身边的宫人是朝鲜人,一起从辽东过来的,曾经和我说过路上见到的辽东风采,听着倒是有些意义。前次爹爹巡边未曾持续向东,我还当真没有亲目睹过辽东的风采,也不晓得那边能种甚么粮食呢。”
朱予焕了然地点点头,道:“太祖爷时,有人仿造前朝旧制,为了便利,提早筹办好加盖御宝的圣旨,然后再遵循太祖爷的圣意填写圣旨,很多报酬此丢了性命。”
因着圣旨并非面交刘永诚,以是特地贴了封条,朱予焕天然是没有提早看过的。
京师的入目繁华和辽东如许的贫苦遥远,朱瞻基心中的天平天然也有所倾斜。
就算和自家徒弟干系再如何好,这圣旨也不是她能随便翻看的东西,同时也会为刘永诚惹费事。
朱予焕了然地点点头,道:“卫所中的守军都是军户出身,世世代代都要在卫所退役,如果再有官员逼迫,兵士们哪故意机放心戍守边镇?难怪爹爹要巡查边关哨所,防得便是这欺上瞒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