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小礼物[第2页/共3页]
朱予焕闻言摸了摸下巴,如有所思。
刘渊然见她猎奇,笑呵呵地解释道:“殿下还不晓得,您的农书在京中传播有些光阴了,现在这文章又下发臣属,传播到了官方,有传闻公主乃至敢亲身同刘将军巡边,不惧蛮夷,百姓们都格外猎奇,殿下究竟是一名如何的人物。”
但和宗教的干系过分密切也不满是一件功德,特别是刘渊然和朱瞻基的干系也很靠近,朱瞻根基人还吃刘渊然炼的丹药,如果朱瞻基出个甚么不对,难保不会有人思疑朱予焕和刘渊然有串连。为了两边的前程考虑,当然是刘渊然主动退一步。
刘渊然敛容持重道:“多亏陛下与殿下垂爱,现在正一道在京中颇受尊崇,已然实现了老朽复兴正一道的心愿。现在殿下恰是繁花似锦的时候,老朽也不好持续在都城呆下去。老朽曾经和陛下提起过,殿下对于道法很有贯穿,今后也能够同老朽的门徒邵通妙参议。常日里百姓若需求大夫,公主也能够在东岳庙义诊。”
眼下为年节,恰是热烈的时候,这两处人都极多。特别是东岳庙,过年来上香的人更多,朱予焕来与刘渊然切磋道法时也常能看到女眷。
固然她才不会作死吃这类东西,但如何说这也是这位大真人的一片美意,大不了以后直接献给朱瞻基,归正这东西在朱瞻基看来是香饽饽。
“常日里未曾见过有这么多的人。”
这篇文章刚好能够用于对付疑问,公主是代陛下出巡、体察民情,且边疆安稳无事,公主也安然返来,又写得一手斑斓文章,这一番操纵明显是在明示群臣不要多言。
更何况顺德公主都已经返来了,这个时候多说无益,还不如逢迎朱瞻基多夸几句。更何况朱予焕的文章确切写得不错,遣词造句的程度远超很多大臣的设想。
人固然肥胖了些,乍一看不如之前那般光彩照人,但朱予焕精气神一如既往的好,还特地将本身在边疆的所思所想写成了文章呈交朱瞻基。
幸亏刘渊然接下来的行动完整撤销了朱予焕的疑虑,这位头衔颇长、被称之为“大真人”的正一道羽士慎重地捧出一个小瓶子,道:“这丹药是老朽经心炼制,赠送殿下以表谢意。若殿下另有需求,老朽在京师的弟子们也精通炼丹,经常为陛下献药。”
她特地和刘渊然、正一道靠近,既不是真的对道法感兴趣,也不是如朱瞻基那样想着延年益寿。为的不过是塑造一个靠近道家的形象,免得朱瞻基听了别人的耳边风,早早给她找个夫家打包出嫁。
若非朱予焕先前曾经捐粮又办善堂,风评恐怕不会这么好,大部分人大抵也只会指责朱予焕不守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