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班师回朝[第2页/共3页]
薛仁贵猛地扯住缰绳,战马人立而起,嘶鸣声盖过了四周的喧闹。
柳金花一眼便瞥见那抹熟谙的白甲 薛仁贵骑着高头大马,胸前的勋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玄甲上的狮头吞口还沾着辽东的风雪。
刘君邛身披玄甲,本应是威风凛冽,但现在他的铠甲早已被鲜血渗入,落空了本来的光芒。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人群,看到了一张张充满但愿的脸庞,也看到了辽东返来的流民们。
他翻身上马,大步穿过人群,玄甲碰撞的声音清脆动听。
绣着并蒂莲的锦缎襁褓被蹬开一角,暴露藕节似的小腿,在暖阁里闲逛。
“阿翁,我长大以后也要跟您一样,行侠仗义!”他的话语中流暴露对阿翁的敬佩和崇拜。
他手中的长枪也已折断,只剩下半截残杆,但是他仍然紧紧握住,不竭地挥动着,试图挡住高句丽兵士如潮流般的进犯。
说着将绣着金线虎须的小靴子举到孩子面前。周励言咯咯笑着伸手去抓,口水顺着嘴角滴落,洇湿了她月红色襦裙的裙角。 忽有冷风卷起纱幔,檐角风铃叮咚作响。
贞观十九年夏,骄阳炎炎,安市城郊的疆场好像一个庞大的蒸笼,蒸腾着令人堵塞的热浪。氛围仿佛都被煮沸了普通,扭曲而恍惚,让人难以呼吸。
"小言儿,阿耶顿时就要返来了。"
现在他用心卸下护肩,暴露臂膀上与本身对练时留下的旧疤,那是两人以武会友的见证。
李世民记得他曾在御前比试中,十箭连穿百步外的铜钱。
他的目光透过望远镜,凝睇着那匹深陷泥沼的战马,看着它徒劳地挣扎,却越陷越深;
铁戟横扫,盾牌碎裂的脆响混着骨裂声。薛仁贵双弓齐发,箭矢如流星般贯穿敌阵。
"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李世民的声音带着欣喜与高傲。
"好小子!他日必成大器!" 刘君邛的赞叹声中,薛仁贵昂首望向远处奔驰而来的天子车驾。
而薛仁贵单膝跪地,他晓得,这场战役不是传奇的开端,而是多年相知的见证,更是君臣联袂、共创乱世的新章。
他蹲下身来,与薛刚平视,和顺地摸了摸他的额头:
别的一边清冷阁内满盈着淡淡的乳香与暖炉炭火的气味。李孟姜半倚在软榻上,怀中八个月大的次子周励言正攥着她鬓边垂下的珍珠流苏,肉嘟嘟的小嘴咿咿呀呀地哼着不成调的音节。
数月前送别丈夫时,薛仁贵曾指着胸前的玄甲笑道:
"你看这虎头靴,但是阿耶出征前亲手绣的虎纹。"
这些流民们,衣衫褴褛,面庞蕉萃,却捧着粟米伏地痛哭 他们哭,是因为终究回到了故里,感遭到了大唐的暖和与庇护;
"金花!"
当刘君邛大喝着挥刀突围时,李世民已经快步走下了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