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落脚[第1页/共3页]
编织筐往三轮车上一放,与烙锅共同得天衣无缝,贺兰拍着巴掌欢畅到跳脚,说:“太好了!再多编几个出来,大的小的都要,还要能翻盖儿的。”
贺兰便笑,“等我把东西备齐了,头一份就给你尝尝。”
第二天一早贺兰又带着蒋梅信心百倍的解缆去了县里,明天的任务比较重,要先去电焊铺子定做一辆用来摆摊的脚蹬三轮车,还得将食用油和各种食材、调料的货源摸清楚。
蒋梅鲜少获得鼓励和嘉奖,心中万分欢畅,晚餐都是草草吃过就算,一头就扎在灯下尽力编筐。
陈雪华更加猎奇,“你要做买卖?筹办卖点啥?”
不过最后瞥见压鄙人面的两口黑漆漆的铁锅时陈雪华感到有些费解,“你们娘俩如何还买两口锅?阿谁方不周遭不圆的又是啥东西?”
而后娘俩领着一辆脚蹬三轮车满载而归,车上面木架子床、脸盆架、桌子、凳子、锅碗瓢盆等等平常器具将三轮车装得满满铛铛,把蹬车的脚夫累得满头大汗。
相州比较大的粮油批发商都集合在连合路四周,贺兰拿着舆图按图索骥,踩了一个小时的自行车才来到目标地。
贺兰笑得信心实足,“油炸的东西才是最香的,没有人不爱吃,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贺兰则将白日买返来的调料一一称重,或是研磨或是烘烤,然后遵循特定比例异化到一起。
夜里贺兰拿铅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已经跟着身份证改名叫蒋梅的姜妙英问她:“真能行吗?万一做不好如何办?”
批发粮油的处所四周必定少不了调料店,贺兰顶着一张青涩的脸,出其不料抓住统统机遇在各色店里大砍价,直砍到店东将她看作哪个大饭店老板的干系户出来做采购,满脸堆笑的又是送围裙、送调料瓶、又是承诺免费送货上门才作罢。
陈炳忠为了也赚些房租便将后院柴房改建成了一间配房。屋子墙体有些薄,水泥墙面连层腻子都舍不得刮,屋子里更是甚么家具都没有。固然连屋子带院子才小小四十来平,但本身伶仃走北门,不跟陈家的正门混在一起,以是出租启迪方才贴出去便被一对母女租了下来。
相州县东郊四周有个陈庄村,与县城只要一条马路之隔,间隔东郊小学的直线间隔也不过才一千米。因为地理位置不错的原因,以是村里有很多民房租给外来务工职员居住。
活动一下酸痛的肩颈,贺兰打着呵欠说道:“明天起早清算土豆,快的话中午就能出摊了。”
蒋梅说话办究竟在,她说会编筐子就是真的会编,五颜六色的编织带在她手里高低翻飞,一个多小时畴昔一个长方形的编织筐不但在她部下成了型,斑纹还蛮标致的。
这时候的土豆便宜,一毛五一斤,两大袋还不到三十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