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网红苏眉山 - 第44章 天子脚下的京官难做

第44章 天子脚下的京官难做[第2页/共5页]

蔡襄还是驰名的植物学家。他的《荔枝谱》、《茶录》是当时权威性的植物学和有关茶的专着,是他留给先人有代价的学术遗产。

蔡襄本是蔡京的族兄,字君谟,号莆阳居士,谥忠惠,福建升天人。

小毕(小苏轼十岁)在给苏轼的书札上说,内甚么,我们并非谏官,自古以来议论君主是非的谈吐,就像孙膑用兵,扁鹊医疾一样,别说有,就是没有这回事,都会被人思疑有这回事。

宋敏求(时为馆阁订正官,加集贤校理,任编修官,厥后成为了文学家、史地学家、藏书家,在学问上也是一名“有两把刷子”的人。

有一次,当苏轼又在夸奖杜甫“白鸥没浩大,万里谁能训”的诗句之美时,敏求老哥接茬道,白鸥不会潜水,如何能够出没于浩大的烟波之间,以是说杜甫当初的诗句应为“白鸥波浩大”(老宋所谓意义是,白鸥只能是浮在水面上随波泛动)!

苏轼固然是应人之请,鄙人班后(或许是在上班时候段)慎重其事地铺纸研墨,给表哥的居室写就了一篇《墨君堂记》。

从以上景象能够看出,苏轼这一期间的表情是苦闷的。

太尉吕夷简的父亲为吕蒙亨,官至光禄寺丞、大理寺丞。后赠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祖父吕龟祥,官至寿州知州。后赠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兼尚书令、祁国公。曾祖父(吕希彦爷爷的爷爷的父亲)吕梦奇,后唐时兵部侍郎、北京副留守,后赠太师、齐国公。

吕公子曾说过,茶叶泡的茶水都是怕他变黑,而墨水倒是怕他发白。但是,墨块研开后隔夜色彩就变得暗淡,茶叶泡好后已隔夜就会香味减少。以是说,茶叶是以新奇为贵,而墨倒是以古旧为好。茶水是用嘴咀嚼的,墨是用眼来抚玩的。

古今中外,论蔡襄者必先提到他所制作的万安桥(洛阳桥),它是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古万安渡,就在福建泉州与惠安县交界处,洛阳江与泉州湾在此汇流,南北两岸相隔五里。

那么,甚么是“腊祭”呢?

北宋“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苏、黄、米”别离指苏轼、黄庭坚、米芾,这毫无牵挂,至于“蔡”,也有一些人以为原指蔡京,后代以其“品德奸恶”,遂改成蔡襄。

蔡京亦工书法,初与弟弟蔡卞学蔡襄书法,中进士后官授钱塘县尉,因神宗爱好徐浩书法,当时士大夫纷繁学之,蔡京也与在钱塘任职的苏轼一同窗习徐浩书法,后转习沈传师、欧阳询,又改学“二王”,博采诸家众长,自成一体。

俗话说,朝中无人难仕进。

而我们的吕希彦同道固然酷好藏墨但不善书法,就常常把经心研好的墨汁少喝一小口。蔡君谟是嘴上不可,代之以眼,而吕希彦倒是眼力不可,代之以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