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网红苏眉山 - 第89章 徐州任上亦风雅

第89章 徐州任上亦风雅[第4页/共4页]

喜好大宋网红苏眉山请大师保藏:大宋网红苏眉山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杨亿的诗歌重砥砺用典,铺陈词采,讲究声律,被称为“西昆体”,在宋初诗坛上影响颇大。

苏轼曾写过很多关于李公择的诗篇,当时苏轼从密州赴徐州任时,李公择在济南昌大地欢迎了苏轼。现在李公择出任淮南西路提点刑狱的李公择,南下到差时又专门取道徐州,特地来拜见苏轼来了。

李公择要分开徐州了,苏轼先是赋了《蝶恋花》词,“仰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那意义是说,我要像《楚辞·招魂》呼唤屈原那样,呼唤拜别的朋友,我思念你的时候想必你也在思念着我吧。

某夜,老先生(鲜于侁年长苏轼十三岁)于新堂夜坐,仰看中天之上的月色洁白,因而由连理亭步入庭中,盘桓了很久,口占了五言诗八韵。

另一个老友、京东东路转运使、阆州人鲜于侁(字子骏),本为唐鲜于叔明后嗣,这报酬官清正、精干,为诗平平渊粹,擅作楚辞(这个很有本性),在公事之余对峙挑灯夜战,一举创作了楚辞《九诵》。

胡琴、羌笛这些,苏轼以为充其量算是一些个风行歌曲。

李师中,宋州楚丘县(今山东菏泽市曹县)人,十五岁时,即上书群情时政,由是着名。后中进士。在厥后给朋友的信中,苏轼透露道,每念及李六丈(待制六丈,官名,指李师中)之死,令人不复有处世意。再看一看他的诗,禁不住又泪流满面。

《郑》、《卫》、《桑间》,自古以来都被归类为“靡靡之音”、“亡国之音”的范围,也就是黄歌、酸曲儿的层次,但在苏轼期间已经算典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