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归案[第1页/共3页]

书迷正在阅读:

柳大年眼角微颤,极力抵赖:“这些都是李吉昌的一面之词,怎能作为证据?我柳家世代明净,岂容他随便诬告!刘大人,您明察秋毫,定能辨明是非。”

刘善微微点头,看向众衙役,沉声命令:“我知你等害怕柳家多年淫威,但本日务必共同府衙援助,将柳家一干人等悉数拿下,不得有误。”

一条条,一桩桩,跟着刘善的声音,柳家罪过昭然若揭。

柳锡年嘲笑一声,目工夫鸷,还是沉默不语。

有了柳锡年的居住地点,又有了柳锡年的确实罪证,刘善当即命令:“速将柳锡年缉捕归案,严加审判,务必查清统统罪过。”

令刘善镇静的是,通过审判,不但挖出了柳锡年的罪过,还不测审出了柳锡年的藏身之处。

“好胆!”刘善怒喝道:“铁证面前,你竟敢如此抵赖!”

安葬过后,因为李吉昌死在家中,是以李家也成了无主之地。

刘善再次命令:“将柳大年押入大牢,同时当即封闭柳府,严查细搜,务必将柳家余孽一网打尽。”

众衙役冷眼旁观,心中暗自感喟,柳家局势已去。

柳大年面如死灰,被衙役拖出大堂,昔日威风荡然无存。

刘善拍响惊堂木,沉声道:“案犯柳锡年,冥顽不灵,面对鞠问,拒不回应。本官以为,面对铁证,柳锡年自知罪业深重,已默许全数罪过,传我号令,马上打入死牢,严加把守,待上报朝廷后,依法处决,以儆效尤。柳家余孽……”

这时,夜安然悄悄走进大堂,施礼道:“大人,沧州府衙派来的援助,已到达县城,随时待命。”

李吉昌父母双亡,又尚未娶妻,刘善心生怜悯,决订婚自安葬,让他早日入土为安。

言罢,刘善将一叠文书重重拍在桌上,字字铿锵,不容回嘴。

刘善悄悄点头,拿起案桌上的文书,轻声读道:“四月初,柳锡年差人带话,不准吉昌成为金华县候补知县,不然让吉昌生不如死,但是,候补知县乃朝廷钦定,岂能随便变动?何况,吉昌身为进士,志在报国,岂能因威胁而畏缩?”

不过,独一让他欣喜的是,通过此次行动,柳家这颗毒瘤终究被连根拔起,金华县的百姓终究能够过上安稳日子了。

柳锡年:“刘大人,我不认罪,我是无辜的,是被冤枉的,请大人明察秋毫,还我明净。”

本来,李吉昌将罪证藏于屋顶上的暗格里,平凡人别说发觉,乃至连屋顶都上不去,更别说发明暗格了。

刘善通过几次鞠问,发明柳家余孽不像是装的,而是真的不知情。

韩立室征得刘善同意,拿起文书持续宣读,揭穿柳家更多罪过:侵犯民田、私设刑堂、鱼肉乡里,桩桩件件,铁证如山。

没想到却失算了,柳家余孽对铁匠铺之事一问三不知,仿佛从未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