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剑来 - 第十一章 少女和飞剑

第十一章 少女和飞剑[第4页/共7页]

赵繇听得迷含混糊,如坠云雾。

少女用心将嗓音弄得成熟沉闷,将剑缓缓放入鞘内,变成单手握刀的姿势,以刀尖直指儒士,“你如何‘感觉’,那是你的事情,我不管。”

少女皱了皱眉头,头也不转,从牙缝里蹦出一个字眼,“滚!”

老龙城少城主,好不轻易从小壶上收回视野,昂首坦诚道:“放活着俗王朝发卖,一两银子都不值。但是如果交由我来卖,能买返来一座城池。”

名叫齐静春的读书人提示道:“赵繇,还记得我让你收好的那片槐叶吗?”

牌坊楼下,少女转头,杀气冲天。

刀出鞘了,剑也出鞘了,但是她竟然沦落到被人白手夺白刃的境地。

一名双鬓星霜的儒士带着青衫少年郎,分开乡塾,来到那座牌坊楼下。这位小镇学问最大的教书先生,神采有些蕉萃,伸手指向头顶的一块匾额,“当仁不让,四字何解?”

笔迹法度松散,又丰神独绝。

儒士望向窗外,并无太多的悲喜,只是有些神采孤单,“齐静春愧对恩师,苟活百年,只欠一死。”

话一说出口,少年就懵了。

地上那把剑鞘中,长剑颤抖不止,如倾国才子在哀怨哭泣,苦苦要求恋人的转意转意。

又是嗖一下。

她先是双部下垂,两只手的拇指各自按在剑柄、刀柄之上。

儒士踌躇了一下,神采当真道:“今后见到她,你必然要绕道而行。”

迅猛前冲。

少年赵繇,既是学塾弟子、又是先生书童,顺着视野昂首望去,毫不踌躇道:“我们儒家以仁字立教,匾额四字,取自‘当仁,不让于师’,意义是说我们读书人应当尊师重道,但是在仁义品德之前,不必谦让。”

苻南华愣了愣,哈哈大笑。

赵繇忧心忡忡,“先生?”

少女下一刻,再次无缘无端呈现在了儒士左边十数步外。

儒士感到好笑,悄悄咳嗽一声。

儒士欣喜笑道:“能够了,多说无益。”

这是技不如人。

她仿佛格外赏识“气冲斗牛”这四个大字,相较其他三块正楷匾额的端庄庄严,这块匾额的大字独独以行楷写就,此中神韵,的确是近乎尽情妄为。

然后儒士带着少年再绕至“莫向外求”下,他左顾右盼,视野幽幽,“本来你读书的那座乡塾,很快就会因为没了教书先生,而被几个大师族停办,或者干脆推倒,建成小道观或是立起一尊佛像,供香客烧香,有个道人或是和尚主持,年复一年,直至甲子刻日,期间也许会‘换人’两三次,以免小镇百姓心生迷惑,实在不过是精致的障眼法罢了。只不过,在这里完成一门芝麻大小的术法神通,如果搁在外边,也许就即是天神敲大鼓、春雷震六合的恢弘气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