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曹先生的重要性[第1页/共3页]
"如果另有其他犯警之举,直接杀了;如果还算诚恳,便留他一条命,发往辽东放逐。"定了放心神以后,余怒未消的朱元璋便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号令道。
"甚么玩意,跟个鬼画符普通.."
"皇爷所言甚是。"
但他实在没有推测,他就两天没有过问宫外的事,被他寄予厚望的曹先生便几乎出事?
果不其然,听闻事情的启事,竟然是因为鸿胪寺主簿没法查对倭国使臣的身份,便恼羞成怒的想要对曹爽发难,朱元璋的眼神刹时冰冷起来。
倘使这位"曹先生"真的被抓进南城兵马司的牢房中,而后又受了点皮肉之苦,他都不敢设想朱元璋会有多大的反应。
清脆的叩首声响起,面对着余怒未消的朱元璋,深知其脾气本性的老寺人朴仁猛没有做半点抵赖,干脆利落的叩首请罪:"奴婢知罪。"
"回皇爷,据颍国公所说,曹先生是在鸿胪寺外撞见了一伙身份可疑的倭国使臣。"
"说是有倭国的使臣来访,曹先生不知是何启事,上前调侃了一句,便与当值的鸿胪寺主簿产生了吵嘴.."
随后也不待身边的老寺人有所反应,近些年愈发喜怒无常的朱元璋转而持续发难:"你这总管寺人是如何当的。"
"至于颍国公,他白叟家自述是筹算前去鸿胪寺,调阅有关于倭国的事件,这才刚好碰上了曹先生.."
这两日朱元璋虽是困于烦复的政务,并未抽出时候,出宫与"曹先生"扳谈,但在茶余饭后,或者措置奏本的时候,但是没少念叨这位好像谪仙降世的年青人。
被他赐死的太子妃吕氏虽是罪有应得,但允炆那孩子毕竟是他亲身看着长大的"皇长孙",他就算在铁石心肠,也做不到苛待本身的长孙。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些尸餐素位的庸碌之辈,比之那些贪赃枉法的"赃官们"还要可爱。
他此生最为讨厌的,便是这等仗势欺人的庸碌之辈。
"曹先生身边就没有安排人盯着?"
"但这些倭人已是将国书呈上来了,您看.."一边说着,朴仁猛一边从怀中摸出了一封有些褶皱的卷轴,将其谨慎翼翼地瘫在朱元璋的案牍上。
那位叫做"李畏"的鸿胪寺主簿,只怕宦途已是到此为止了。
似是听出了题目地点,一贯护短的朱元璋便是毫不踌躇的"包庇"起曹爽,惹得朴仁猛在心中腹诽不已。
"这事如何另有傅友德参与?"
平常的时候,他也没感觉这些生性卑鄙的倭国人有太强的存在感,也从未将其放在心上;但自从晓得了曹爽的存在,特别是得知这些卑鄙不堪的倭国人,或许会在将来的有朝一日,纵兵洗劫整座南都城,搏斗大明的军民百姓,贰心目中对这个国度便是充满了讨厌和戾气。
回想起锦衣卫方才呈递进宫的密奏,老寺人朴仁猛眼中不由得出现了些许讶色,声音也变得谨慎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