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走那一条道路[第3页/共5页]
然后现在谁握着尚书台?
特别是李冠那样的,先期上来就不管不顾,直接往征西身上去贴的,保不准就会被顺手卖掉当作晋身本钱了。
更何况虽说上表了,但是能不能通过弘农杨氏的那一关,呈送到汉帝刘协面前,还是两说呢……
“汉中之地,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襄邓,西控秦陇,情势最重。春秋战国之时,秦以是能胜楚,盖因获汉中也,乘船出于巴,乘夏水而下,便有天时,可谓财产土沃,四周险固……”李儒缩在皮袍以内,在马背上伸出一只骨瘦如柴的手臂,一边向南面山峦指导着,一边缓缓的说道。
“汉中与关中相通之道有三,嗯,实在有四……”李儒指导着江山,如数家珍,“昔日淮阴侯暗度陈仓之道,因地龙翻身,山川腾移,汉水枯干,垮塌失修,不堪用矣,故而现存者三,一曰褒斜道,二曰傥骆道,三曰子午道也……”
傥骆道就不说了,雄师攀爬三道峻岭,所谓八十四道盘的困难度,单单是那三个峻岭上面的军寨,就充足让想要通过这一条山道的人喝一壶了……
“……这个……若以文优之见呢?”斐潜忍不住转头问李儒,俄然瞥见藏在皮袍覆盖之下的李儒暴露了一点似有似无的笑意,心中俄然一动,仿佛猜到了一些甚么,便说道,“……等等,以文优之意,莫非是……”
斐潜挑了挑眉毛,说道:“某原觉得陈仓之道,乃兵事颓废,蠹吏贪腐而至,听文优所言,竟是地龙之过?”
算了,这个不首要,首要的是斐潜到了五丈原以后,要选哪一条路。
斐潜非常头痛。
谁都不是傻子。
哦?
东汉和西汉分歧,最大的辨别就是“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本来在东汉期间的宰相三公轨制,被尚书台加上六曹机构所替代,也就是后代的三省六部的雏形。固然大要上还是是以三公九卿为根基架构。但是实际政治权力已经完整转移到尚书台,这就形成了当下谁掌控了尚书台,谁就有说话的权力。
子午谷么,三条门路当中最为险要难行的,并且一样也是年久失修,根基上来讲也是要架设栈道的,再加被骗下正值春季,如果万一碰到山间阴雨,岩间石面的那些青苔浮土,的确就是针对于军队的终究杀手!
有人收回了不晓得是表示奖饰还是表示讽刺的声音。
“征西如此,欲如之何?”
李儒在皮袍内沙哑的笑了笑,说道:“兵事颓废,蠹吏贪腐也是有的,然毕竟乃兵家要道,沿途百年间亦是多建关隘要塞,若不是因地龙之故,汉水断流,栈道断毁,实不堪复,如此要道岂能等闲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