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诡三国 - 第1767章 答案

第1767章 答案[第4页/共5页]

第三个方面么,袁氏既然能够向曹操投降,也能够向斐潜投降啊,莫非曹操代表的朝堂才是大汉,斐潜骠骑将军之下便不是大汉了么?如果真呈现了那种局面,袁氏熊孩子将城头上的旗号一换,老曹同窗是打还是不打?

“何人可与朕分忧啊……”

到时候,本身又将如何自处?

我薄命的儿啊,就连看一眼这个浑浊的人间,都看不到……

就连这个简易的太庙,也都没有颠末甚么特别的庆典啊,祭坛啊,就如许建起来,然后牌位就如许放出去罢了,那么新加出去一尊光武神像,又算得了甚么大事情呢?

然后曹操来了,一番恳谈之下,刘协信赖了曹操,感觉曹操是一个匡扶社稷的能臣,有才气,也有忠心……

刘协又看了看装神像的锦盒,很浅显的一个朱漆长盒子,除了铺垫一层锦缎以外,甚么都没有……

就像是刘协本身一样……

刘协曾经信赖到了雒阳,便能够重新规复大汉的次序,但是到了雒阳以后,温饱交逼,百官乃至不得不在残垣断壁之下苦熬,还要出城樵采来苟活下去……

刘协返回了后宫,不免多少心念不畅,面带不愉。

刘协回到后宫以后,避开了闲杂人等,很快就看完了,但是看完以后,并没有松了一口气的模样,反而是堕入了更多的思路当中。

莫非是骠骑将军授意?

“生于皇室天贵,谓之福也,然祸亦倚之……”刘协喃喃的说道,“当年朕离雒阳,展转入关,食无食,衣无衣……而后又……”

……(; ̄ェ ̄)……

唯独一点好处就是磨难多了,经历的事情多了,就多少懂了一些政治上面的手腕,比起当年来的雒阳长安时的无措,多少进步了一些。

禁止么,在朝堂上试过了,事理上站不住。

世人都以为袁氏三兄弟不会投降,但是如果有一个甚么万一呢?

那么,这一次,朕,应当如何做?

但是为甚么要如许对待朕!莫非朕做一个好人都错了么?!

“唉……”刘协望着光武神像,感喟了一声,“忠于朕者,唯王司徒也,惜乎罹于兵害,又皇甫、朱二将,何如寿不济也……厥后之辈,皆多放肆,阳奉而阴违,乃至是……”

曹操是“挟天子以讨不臣”,这是没有错,但是如果这个“不臣”想要弃暗投明,窜改阵营了呢?

别的,王粲确切是来搅乱来的,轻飘飘的几句话一说,的确就将曹操摆在了品德的对峙面,毕竟儒家常常讲甚么是知错能改良莫大焉,显得曹操刻毒无情在理取闹不管不顾搞死为止……

骠骑将军真的想要勤王?真的是忠义无双,天下少有的大汉忠臣?

然后呢?

刘协现在按事理来讲应当恰是芳华大好的春秋,乃至应当有些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谈笑古今,豪情满怀,大志万丈,但是刘协是在好的春秋碰到了坏的事情,在奋进的时候碰到了不利的环境,颠沛流浪,担惊受怕,更首要的是他在精力上的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