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清腐[第1页/共3页]

“你等身为运粮之官,本当忠于职守,将粮食送至哀鸿手中。然朕接御史台密报,查得你等竟敢擅自截留粮食,贪墨以填己私囊,可有此事?”

陈晨鹄立在粮仓门口,看着那仓中井然有序,整齐堆放的粮袋触目所及,层层叠叠直逼仓顶,仿若天神奉送的恩赐。

“爱卿所言极是,”陈晨转过身,神采冷峻。

陈晨冷眼看向两人,声音如寒冬之风:“服从行事?若上官令你们截留百姓之粮,你等便服从,置万民于水火而不顾,何谈无辜?”

只见御史郑方拿出一卷账簿,呈到陈晨案前。

陈晨闻报,当即调集随行臣僚,于粮仓前设审判台,公开审判。

但是,他更明白,如许的天赐机遇,若不抓住,便是对百姓的孤负,对本身天子职责的渎职。

为防作假,他进一步要求,凡领粮之处所官,须将粮食分发的实际记录一一呈报中心,如有迟报或漏报,一概严惩不贷。

陈晨见状,乘势点头:

陈晨眸光凌厉,持续道:“若朕不亲临,粮仓中之粮如何能真正救至百姓之手?现在灾区哀鸿遍野,你等却只知自保,避重就轻,实在令朕寒心!”

陈晨端坐临时搭建的审判台上,身后是布阵而立的御前侍卫,刀枪映着阳光闪闪发亮。广场四周,百余名随行官员与本地百姓屏息而立,无人敢等闲扳谈。

一旦发明藏匿、倒卖,立即依律措置,不得宽宥。为避官员结党秉公,巡查步队无牢固名单,每次随机更调,以出其不料之势行事。

陈晨缓缓开口,腔调安静,却透着不容置疑的严肃。

“押人上前!”跟着陈晨一声令下,几名御林军押着三名浑身瑟缩的官员走下台来。为首者是运粮官王景和,另二人则是帮手运粮的胥吏孙瑞平和刘昭勇。

“带下去!”陈晨挥了挥手,表示措置尸首与两名从犯。

群臣闻言,再无言语,只能伏地请罪。

此话掷地有声,群臣皆低头沉默,不敢应对。

王景和已是汗如雨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陛下明鉴,微臣一时胡涂,断无贪墨之意,粮食……粮食只是暂放在微臣家中,未曾投机!”

一声令下,刽子手手起刀落,王景和的人头滚落,鲜血飞溅。

大明吏治积弊已久,贪墨横行,朝堂表里虽有奸佞之臣,却也不乏视国度财物为己囊的权贵。

“一仓之粮,足以救百万百姓。”

不出陈晨所料,在清查粮仓的过程中,公然发明数名卖力运输的官员胆小妄为,擅自截留粮食。

“但若因贪腐之惧而踟躇不前,此粮岂不白白华侈?救民者,当斩波折,若只因怕事便畏缩不前,又如何为天下百姓谋福?”

台下官员齐声应诺:“臣等遵旨!”世人虽惊惧,却对这位天子寂然起敬。

温体仁当即跪地,仓猝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