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重生,我开启大明日不落 - 第131章 状告太孙

第131章 状告太孙[第1页/共5页]

杨璞低头顿了顿,随后抬开端,正色说道:“陛下,臣克日得知,太孙殿下竟擅自经商,名下商店广和斋,更是因一款紫色布匹在都城名声大噪。臣听闻此过后,百思不得其解。太孙身为皇室血脉,乃将来储君,却不守皇族本分,竟涉足商贾之事,实在有损皇家威仪!”

朝堂上,文武百官神采各别。有些官员悄悄点头,感觉天子公然贤明,既不偏袒也不急于科罪。

边陲之事非同小可,冒然开战能够胜也难支,若忽视则更是大忌。

杨璞直视朱元璋,语气不卑不亢却清楚有力:“陛下,臣克日听闻一件事,实在心中忧愁,寝食难安。这件事虽不及匈奴之患那般火急,但事关皇家严肃,事关太孙之道,臣不得不冒死直言。”

紫桂阁内,灯影微晃,吕氏端坐在雕花的木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支玉簪,脸上挂着一抹对劲的笑容。

朱元璋冷冷地盯动手中的卷宗,眉头舒展,脸上的阴云几近压得朝堂上统统人喘不过气来。

边陲匈奴之患,向来就是大明的一块芥蒂,特别是在当下这个国库匮乏的敏感期间,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够让满朝文武神经紧绷。

文武百官一个个低着头,内心策画着应对之策,却都没有实足的掌控开口。

他的面庞刚正,五官肥胖,虽略带几分衰老之色,但目光却炯炯有神。此人恰是翰林学士杨璞,一名以朴重敢言著称的清流官员。

他的神情深沉,眉头微微皱起,手中把玩着龙纹玉玺的行动也顿了一顿。

王景弘赶紧俯身领命:“主子遵旨!”

朱元璋的目光再次落在杨璞身上,冷冷说道:“杨璞,你方才言辞凿凿,说本身所言失实,朕临时信你一回。但你也要记着,若此事有半点子虚,你便是诬告皇孙,罪不成赦!”

“锦衣卫彻查?呵,陛下也不过是保全皇家脸面罢了。”吕氏微微扬起下巴,眼中闪过一丝阴狠,“这件事既然闹到了朝堂之上,太孙的名声就再也洁净不了。皇家储君经商,这事儿不管查到哪一步,都是个污点。”

朱标站在一旁,目光沉寂,但心中却波澜翻涌。他扫了一眼那摊开的卷宗,模糊能看到上面的笔迹,晓得事情已经不容小觑。

半晌后,她嘴角缓缓勾起,暴露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你说得不错。光凭早朝上的事情,一定能让太孙真正失势。太子殿下一贯护短,若他插手此事,恐怕事情很快就会翻盘。”

“父皇,儿臣此次上报之事,皆为我大明江山社稷之事。”朱标声音安稳,语气中带着几分沉稳的王者风采。

朱元璋的目光微微一沉,语气带着几分切磋:“哦?有甚么事比匈奴之患还要紧急?说来听听。”

不谈匈奴之事,却说有其他首要事情禀告,杨璞葫芦里究竟卖的是甚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