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细盐[第2页/共3页]

朱元璋对劲地点了点头,正要换个话题,却听朱标开口说道:“父皇,实在雄英另有其他赢利的体例。”

朱雄英点头拥戴:“皇爷爷说得对!孙儿的设法就是,用这类改进体例,让大明的盐务不止为朝廷增加支出,还能造福百姓。固然御膳房的盐一向很好,但官方百姓吃的多是杂盐,品格很差。如果能用孙儿的体例制作细盐,不但百姓能吃到好盐,朝廷也能增加更多的盐税支出。”

朱雄英听得心中一凛,赶紧站起家来施礼,语气慎重地说道:“孙儿服膺皇爷爷教诲,必不负大明,不负皇爷爷的希冀。”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抹惊奇,盯着那撮盐看了半晌,又昂首看向朱雄英:“你这话甚么意义?这盐,真是你做的?”

朱雄英自傲地摇了点头:“父亲放心,本钱并不会比现在高多少,反而因为进步了提炼效力,团体产量会增加,收益也会更多。”

朱标忍不住惊呼了一声:“甚么?是你本身做的?”

朱元璋心中悄悄吃惊。虽说盐是平常所需之物,但面前这细致如雪的盐,比他常日里见过的任何一种都要纯洁详确,明显工艺远超平常。

朱标也点了点头,感慨道:“雄英年纪虽小,却已经能想到如此长远的事情,真是让为父刮目相看。”

“你这孩子从小谨慎谨慎,没想到养出来的儿子,竟然比你还机警。”

朱雄英见两人承认了本身的发起,心中稍稍松了口气,眼中闪过一抹滑头的光:“皇爷爷,父亲,这只是孙儿的一点小实验。如果能获得皇爷爷的支撑,孙儿必然会尽力以赴,把这件事办得漂标致亮。”

朱雄英对劲地笑了笑,站得笔挺,语气中透着一丝高傲:“回皇爷爷的话,这盐是孙儿本身提炼出来的。”

朱元璋听到这话,眉头一挑,明显是被勾起了兴趣:“盐引?你小子倒还晓得要凭据。说说,你筹算如何做?”

朱标被这话说得有些难堪,但还是微微一笑道:“父皇经验得是,儿臣今后会多多向雄英学习。”

这盐入口即化,咸味醇正,没有一丝杂质的涩味,和御膳房里用的粗盐比起来,的确是天壤之别。

朱元璋没有急着说话,而是拿起一点盐放到嘴边尝了尝。

朱元璋低头一看,那包东西用一块素布包裹得严严实实,布角还系得紧紧的。他迷惑地接过来,翻开一看,顿时愣了一下。

朱雄英听到朱元璋的承诺,脸上暴露了一抹自傲的笑意。他微微拱手,说道:“皇爷爷,孙儿有体例将这类细盐大范围出产出来,只需求朝廷给孙儿一些盐引作保障,到时候要多少有多少。”

朱雄英摇点头,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父亲,孙儿不是要自觉推行,而是要有战略地推行。细盐确切好,但孙儿的设法是,分开来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