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何罪之有[第1页/共3页]
门口,刘伯温尚未踏入殿中,便已规端方矩地跪下,声音里透着几分沉重:“臣刘基,叩见皇上。”
朱元璋闻言,冷冷地哼了一声,脸上的怒意却已经和缓了几分。
太孙参与商贾之事,哪怕天子口中说“能够不究查”,可在朱元璋的内心,这已经是一根刺。只不过,他聪明地没有拔出来罢了。
刘伯温内心一紧,面色微微难堪,但不敢回嘴,只能再度叩首:“皇上明鉴,臣虽偶有书画买卖,但所得财帛多用于布施乡里,臣家中实在……”
朱元璋冷哼了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玩味:“你内心在想甚么,朕看得一清二楚。罚你半年俸禄又不是甚么大事,你当朕不晓得?”
声音如钟,回荡在空旷的殿堂内,震得殿外的刘伯温深深低下头。
殿内,朱元璋背负双手,站在龙案旁。他看着殿门外跪着的刘伯温,眼神庞大,既有模糊的不满,也有一丝藏得极深的无法。
他嘴角微微上扬,却敏捷隐去,回身走回龙椅前,缓缓坐下,目光冷冷地盯着殿外的刘伯温,语气却带着几分冷峻中的嘲弄:“刘伯温啊,朕本觉得你是一代智者,怎的本日却如此胡涂?你教子无方,便要朕开了你的官职?你倒是会替朕安排,朕还没榨干你这老骨头的代价,你就想撂挑子了?”
刘伯温闻言,心中微微一松,但脸上的神采却没有半分放松。
他晓得,刘伯温这番言辞一半是为了护住本身的儿子,另一半倒是至心在替太孙着想。这个老臣虽是“狐狸”,却也是忠臣。
朱元璋重视到刘伯温脸上的神情,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如何?刘伯温,你很不平气?”
他抬开端,神采庞大地望着殿门内的光影,随后缓缓叩首:“皇上明鉴,臣绝无卸责之意。臣只是愧对皇恩,太孙殿下身份高贵,怎能涉足商贾之事?臣之愚子勾引太孙踏入歧途,臣罪不成赦,唯有以此赔罪。”
朱元璋眉头微皱,目光冷冷地盯着刘伯温:“刘伯温,朕看你是怕这事连累你吧?你儿子固然参与此中,可事情的主谋清楚是雄英。你倒好,一门心机推让到本身头上,这是甚么意义?”
他的额头上还留着叩首时的红印,现在面对朱元璋的目光,他低头叹了口气:“臣……谢皇上仁慈。”
他虽没有辩驳,但眼中却蓄满了无法与模糊的苦涩。
刘伯温赶快再次低头,声音安静地说道:“臣不敢。臣知罪,罚俸半年已是皇上开恩,臣感激不尽。”
这句话一出口,殿内一片沉寂,氛围仿佛都呆滞了半晌。刘伯温顿时一愣,随后缓缓抬开端。
朱元璋闻言,眼神中闪过一抹庞大的情感。
说到这里,他微微顿了一顿,随后猛地叩首,额头重重撞在青石空中上,收回“咚”的一声:“臣甘请皇上开臣官职,以正臣身败教子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