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祚高门 - 第1403章 勋功十二转

第1403章 勋功十二转[第3页/共4页]

沈哲子也有些等候,遵循勋官标准,这一场战事结束以后,麾下能够多少人能够荣授上柱国。以后全部河北的复治,下及基层的乡野统治,必定也要从勋官个人中提拔任用,上品为柱国,下品百里侯,这一勋官轨制也能在最短时候内建立起来且阐扬其功效。

但是跟着王师权势越来越盛,战线也拉得越来越长,这类计功体例便不再公道。旧年寄食的甲服从够由淮南几郡屯田中直接拨付,但是现在大部分的屯田已经改成军府,已经不成再承担甲功寄食的承担。

“已经做好了?”

将士们疆场建功,是脑袋提在手上以命相搏,如果没有一个公允朴重的代价标准去衡量军功,又谈甚么军心奋发、临敌敢战?军功鼎新,已是誓在必行。

别的都不说,单单开战以来,经过他手转输运送到火线各路的粮草便达数百万斛之巨。而他所居任的魏郡太守,还仅仅只是中路王师补给基地之一,除此以外,另有顿丘、汲郡、河内等各郡俱都兼理事件,同时接管治粟都督于度的节制。

谢尚这段时候首要卖力的乃是勋功鼎新,即就是将本来王师军中所行的甲功计数改换成为十二转军功。

以是眼下的鼎新,首要还是在计功方面,兵长以下本来的二十甲功折为一转,兵长以上则以真相折算转数。而以后行台勋赏,首要便是以勋官为凭。

跟着王师部伍越来越多,行台所节制的边境范围也越来越大,本来的甲功制已经不再应时宜,沈哲子早就有鼎新军功轨制的设法,只是一向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适逢今次大肆北伐,王师各路人马悉集河北,恰好趁着这个机遇停止一次比较深层次的鼎新。

言之鼎新,眼下当战期间,行动也不宜过大。像是筹办裁撤掉后汉以来逐步众多的杂号将军衔,这在眼下还分歧适,固然职号的剥夺并不影响真正的权柄,但是明显没有弊端乃至于另有军功,俄然本来的将号角就被剥夺了,毕竟是有人不能放心。

一方面天然是目下王师全面占优,不管是兵员数量、士气还是以后的战役走向,没有需求再去征发河北郡县乡卒参战。

这也是以后团体官制鼎新的一个开端,官制鼎新可不但仅只是改换一个称呼那么简朴,这此中又包含义识形状、职事分别等等诸多窜改,是一个轨制鼎新最表面的表现。如果没有从上到下构成一个精确的熟谙,以及权柄上的清楚厘定,近似王莽那种官制鼎新,就是瞎混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