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祚高门 - 第23章 豫州刺史

第23章 豫州刺史[第1页/共4页]

眼下当务之急,便是要搞清楚庾家究竟筹算将老爹安设在那里。王敦败亡已成定局,朝野诸多暗潮涌动,颠末连日驰驱,想必庾氏兄弟应当也有了目标。

不过一想到沈充筹集起来的那数额庞大的赋税财贿,庾怿也忍不住心旌摇摆,点点头说道:“这倒不失为一个良策,哲子你也筹办一下,我们先去建康,我跟家兄见面参议细节。”

沈哲子说出他的战略,同时笑道:“路子吴兴时,正能够顺道将我父亲筹措的赋税押送北上。”

沈哲子听到这里,嘴角便忍不住一抖。这位老世叔对江州是有多大的渴求,本来汗青上便是为谋江州而身亡,现在还是想让老爹出镇江州,还真是矢志不移。

当然居其位便要承其责,老爹要居显位,必定要应对应战,但豫州这里地狭公众,贫乏纵深,一旦与苏峻产生抵触,必定是短兵相接,一个措置不当,或许就要全面开战。

庾怿闻言后摇点头:“哲子你这设法虽好,但浅近了些。会稽确是上选,但眼下重如果维稳局面,我担忧你父亲去了会稽不能平复局势,如果呈现翻覆,再要争夺眼下的良机复起可就困难了。”他是担忧沈充被会稽士人联手抵抗颠覆摈除,毕竟会稽眼下还会聚万余义兵,是以不作此想。

流民帅南来平叛,立下大功。朝廷已经任命苏峻为历阳内史,以其摆设当场驻扎设防江北,天子司马绍要借其势来压抑侨姓大族的用心极其较着。

稳定三吴对于稳定时势的意义之大,不言而喻。沈充本有叛史,要压服朝堂认命其坐镇会稽核心之地已经不轻易。会稽士人对吴兴沈氏又不友爱,就算能坐镇会稽,可否快速稳定局势也是一个隐忧。

但是等达到晋陵,见地到这里盘根错节的驳杂局势后,与会稽士人的抵触反而要轻易措置一些。

沈哲子深知,在当今局势下,所谓的民族大义北伐之举,固然政治精确,但却不得民气。本身想要在这时势中安身,最首要的依托还是家属的力量。而想要获得更安定的职位,起首就要把老爹摆在安稳且举足轻重的位置上,耐烦运营。

沈哲子也不讳饰,直接开口道:“强逐其不成为,事倍功半。何如因势而成,直趋实地。会稽三吴腹心,我父亲去那边才是符合时宜。”

如果能够安稳交代,庾怿是乐见沈充镇守会稽的,考量与沈哲子类同。至于会稽义兵会不会贪掉沈充运送的赋税,他并不担忧,转头开具一份清单,把这些财贿先归于几家侨姓大户名下,除非虞潭不想在朝廷混了,不然押运多少都得完璧归赵。

晋元帝司马睿活着时曾言,今之会稽,昔之关中。相对于吴郡、吴兴,会稽间隔中枢动乱之源最远,地理上得以安然。同时会稽地区广袤,多膏腴丰田,在三吴当中潜力最大。并且并无传统意义上的高门把持,相对易于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