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草:萆荔·文茎·黄雚·杜衡·薰草·器酸草·赤华杨·箨草·植褚】[第1页/共2页]
【文茎(医治耳聋)】《山海经·西山经》
.....................................
.................................
译文:咸山,条菅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南流入长泽。水中多出产器酸,这类器酸三年才气收成一次,吃了它就能治愈人的麻疯病。
天帝之山,有草焉,其状如共葵,共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衡,能够走马,食之已瘿(yǐng囊状物)。
译文:天帝山,山中另有一种草,形状像葵菜,披收回和蘼芜一样的气味,称呼是杜衡,给马插戴上它便能够使马跑得很快,而人吃了它便能够治愈脖子上的肉瘤病。
【杜衡(使马跑得很快,治愈肉瘤病)】《山海经·西山经》
译文:山中有一种草,称呼是黄雚,形状像樗树,但叶子像麻叶,开红色的花朵而结红色的果实,果实表面的色彩像赭色,用它沐浴便可治愈疥疮,又能够医治浮肿病。
译文:甘枣山。共水今后发源,后向西流入黄河。山上有富强的杻树。山下有一种草,葵菜一样的茎干杏树一样的叶子,开黄色花朵结带荚的果实,称呼是箨,人吃了它可治愈眼睛昏花。
译文:北号山,耸峙在北海边上。山中有一种树木,形状像浅显的杨树,开红色花朵,果实与枣子类似但没有核,味道是酸中带甜,吃了它就能令人不患上疟疾病。
........................................
【赤华杨(治疟疾病)】《山海经·东山经》
...................................
小华之山,其草有萆荔,状如乌韭,而生于石上,赤缘木而生,食之已肉痛。
【箨(tuò)草(治愈眼睛昏花)】《山海经·中山经》
.....................................
译文:山上有一种树木,称呼是文茎,结的果实像枣子,能够用来医治耳聋。
浮山,有草焉,名曰薰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能够已疠(lài古同“癞”,癞病)(lì即疠气,瘟疫)。
竹山,其上多乔木,其阴多铁。有草焉,其名曰黄雚,其状如樗,其叶如麻,白华而赤实,其状如赭,浴之已疥,又能够已胕。
【植褚(治愈精力抑忧症)】《山海经·中山经》
..................................
译文:山中有一种草,称呼是薰草,叶子像麻叶却长着方方的茎干,开红色的花朵而结玄色的果实,气味像蘼芜,把它插在身上便能够医治麻疯病(疫疠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