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儒生[第1页/共3页]
朝廷上的那些文官,一次又一次的架空武将,说甚么“勋贵不成掌兵”,让历代君王削了武将们的兵权,就算有战事,也让文官挂帅。
萧长恭听得哈哈大笑,他乃至鼓起掌来。
李长生的建议,他也从未回绝过,全都照单全收。
等萧长恭和李长生赶到的时候,留给他们的,也不过是一座空城罢了。
这些以儒家自称的文官,哪一个不是大地主?
如果真的一向待在都城,等候各路救兵勤王,都城迟早没有体例抵抗两路雄师的轮番进犯,以是她才挑选迁都。
收到了李长生的亲笔信,他就立即决定拥兵自重。
更何况李长生向来行事谨慎,向来都没有鲁莽过。
因为他很清楚,李长生的建议是利国利民的,也利于他这位勋贵北川侯。
萧长恭喝了一口酒。
“长兴侯,江北的防备安插如何?”
只要掌控了天子,就能够让天子减免地主阶层的赋税,从而更加肆无顾忌的剥削百姓,久而久之,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好处个人。
昔日李长生掌管兵部的时候,他与李长生打仗了好几次,两人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受。
看着为国为民,实在是为了把朝堂和天子紧紧掌控在手中。
陪都金陵城皇宫内,沈如烟扣问面前的老将。
李长生号令北境三卫中的一卫打击山东,皇权南渡,长江以北的各个州府早已经民气涣散,信赖要不了多久,全部山东就能一举拿下。
没有天子名分,没有正统道义,到头来也必然会被口诛笔伐。
并且并不是大张旗鼓迁都,而是偷偷摸摸。
身为勋贵,又是武将,他很清楚儒生们的所作所为。
再往东进,就是江北四镇,沈如烟将重兵安插在那儿,就仿佛一只口袋一样,如果军队钻出来了,就很难出来。
“萧将军,你我之间,又何必说那些文绉绉的话?”李长生笑了笑,“儒家是些甚么东西,你我心照不宣,不过是一群骑在百姓头上吸血的蛀虫罢了,靠着一个贤人,就企图掌控天下喉舌,大要一套前面一套,又有几个儒生偶然令?北元入侵之时,曲阜城里的衍圣公,不是第一个投降的吗?连贤人都是世修降表之辈,更何况其他儒生?”
对此,沈如烟很对劲。
“有劳长兴侯了。”
耿敬忠,勋贵之一。
他对李长生的敬佩之情又多了一分。
儒家的唾沫星子都能够把他们淹死。
“那倒不消。”李长生摇了点头,“三教九流,都有安身之地,儒家甚么的,也不过是此中之一罢了,并没有崇高很多!天下一统以后,倒是谈吐自在更加首要,如此才气百花齐放,不让任何一家思惟做大。”
拿下了山东,就即是拿下了曲阜。
与李长生对峙而坐的萧长恭猎奇扣问。
最大程度的保存了有生力量,挑选在长江以南抵挡两路叛军,就算他们把长江以北全都占据了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