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盐政与通海[第2页/共4页]
只是,这统统都建立在义兵能在宁波,能在浙江站稳脚根。这统统也要宁波没有战事,天下承平才是。
创办武备书院、设立兵器制造局、廓清吏治、节制赋税、拔除海禁、规复盐政等等,一桩桩,一件件,仿佛活力勃勃。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位年青的杭州将军,另有他麾下这些骄兵悍将,他们真觉得本身能守住浙江吗?
陈遘点点头问道:“王大人,这几年,有外洋的客商来过宁波港吗?”
界沟被土填平,踩踏健壮,构成断绝带。
陈遘冲着士卒们摆摆手:“把他们都放开。”
“你如何晓得我要杀你们?你晓得我们是谁吗?”
陈遘话锋一转:“何况,不管是郑氏还是耿部,如果敢犯我宁波,定会让他有来无回!”
自顺治十八年清廷实施“迁界令”以来,本地各地,房屋全被焚毁,良田尽数烧毁,船只烧毁,百姓离乡背井,流浪失所,热烈一时的东南大港宁波港也破败不堪。
说是盐枭,不过一群为了活命的贫苦人罢了,他也不会痛下杀手。
士卒们懵懵懂懂畴昔,给盐枭们松绑。
“下官必然竭尽尽力。”
士卒指着前面的独轮车:“车上就是他们的私盐,人赃并获!”
陈遘微微有些惊奇。
王琰提示起了陈遘。
对于现在的他来讲,重中之重,就是让宁波走上正轨,通海裕国,规复盐政,为义兵源源不竭供应银钱。
士卒上前,向陈遘禀报。
王琰恭维道:“将军幼年豪杰,与王将军一起,励精图治,定能成绩一番大业。不过要让宁波港把握在手中,恐怕还要筑城驻兵,要有烽燧戍堡等,不然不免会被内奸所乘。”
听闻那位干下惊天大案的杭州府王将军,一样是年方弱冠,怎不让他感慨世事如棋,廉颇老矣?
五哥,义兵的魁首,现在的王将军,他走的每一步,每一个决策,都让人赞叹佩服,也会毫不游移地履行下去。
别的一个盐枭跟着一句。
重开海禁,规复盐场,地盘开垦,渔业规复,贸易来往,百业畅旺。
陈遘正在考虑如何措置这些人,盐枭中有男人大声喊了起来。
墩台被砸倒推平,碎石被集合堆放。
陈遘心波泛动,微微有些难堪。
“将军,你不杀我们吗?”
“将军,重开盐场,规复盐课,重开榷关,这都是造福处所的善政,下官佩服万分。不过,宁波港以外海面,经常有台湾郑氏的战船。下官担忧的是,万一郑氏派兵来袭,却该如何?如果耿精忠部北上,又将是烽火涂炭。”
“王大人,看来你是穷怕了,也被这战事与迁界令给害苦了!”
他只是有些担忧,跟着五哥招兵买马,跟着义兵日趋强大,而五哥又对宁波港及盐政如此看重,他不会一向被留在宁波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