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只有苟且[第2页/共4页]
“四哥,会稽山的冶铁,你可要盯紧了,兵器铠甲,火器民用,特别是火器,用的都是好铁,草率不得。”
三到六个月,兵卒练习结果如何,只能是拭目以待。
这里阴冷潮湿,即便是夏天,也只要中午好些,一到早晨,还得盖着被子睡觉。
“俗话说,湖广熟,天下足。湖广战事连连,故乡荒凉,粮食匮乏已是定局。再加上四川腐败,现在全部长江两岸,全部江南,粮草供应上,可就希冀着苏杭一地了。”
王和垚渐渐走着,看着化粪池的景象。
……………………
两淮盐税 200万两,真是让他流口水。
“扬州之南隔着姑苏、镇江等重镇,要攻陷扬州,另有南京,谈何轻易?”
王和垚看着战战兢兢的赵国豪:“还不带我去铁厂看看?”
即便是占了南京扬州,拿甚么守?
“将军,现在是暑热气候,你不会现在要对姑苏用兵吧?”
“先生,以府库的存银,杭嘉湖的赋税,应能养两万雄师。”
夺了姑苏,尽得江南粮食产地,确是步好棋。
苏湖熟,天下足。
“总胡想实在际是诗与远方,实在只要面前的轻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役打的就是赋税,没有了军饷,军心难用。
火药配方、冶铁技艺,包含将来要研讨蒸汽机,都不能让布羽士掺杂出去。
看王和垚双眼放光,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屈大均反而担忧了起来。
即便能土法制硝,但硫磺从那里来?仅凭满城的库存,以及市道上的那些三瓜两枣,底子支撑不了将来的战事需求。
夺了姑苏鱼米之乡,既抢占了粮食产地,强大己方力量,又能让清军少了很多粮草供应,减弱清军在荆湖的上风,一举多得。
王和垚怦然心动,又连连点头。
王和垚苦笑一句。
化粪池旁,赵国豪捂着鼻子问道。
王和垚点点头。
看来,是他太粗心了些,忘了要派专人来铁厂盯着。
烧硫铁矿制硫磺,硫磺的产量太小太慢,一个月几百个万人敌,聊胜于无。
王和垚忧之地点。
“在没有找到大量硫磺前,还是好好做着吧。”
屈大均点头:“授田可使将士无后顾之忧,使处所稳定,也可招募大量良家子参军,此为良策。不过,授田最忌地盘兼并,吏治败北。唐朝均田制崩溃,地盘不敷,因此被募兵制所代替。前明就更不消说了,卫所地盘被将官侵犯,兵卒沦为佃农,其战力如何,就不消鄙人赘述了。”
土法制硝,九成潮湿坚固的砂土,加一成尿或稀粪,搅拌均匀后,在阴湿的池子里发酵,约莫二十多天成为硝土,便能够从中获得火硝。据将军说,一千斤硝土能够收到十斤摆布的火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