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君臣[第1页/共4页]
大清入关不过三十年,八旗后辈便已腐败不堪,现在所能希冀的,唯有绿营兵。
玄烨对王和垚的秘闻,倒是晓得很多。
黄锡衮又磕了几个头,这才爬了起来,战战兢兢退了出去。
李之芳奋于浙;
胡无百年命,莫非,这满清的气数已尽?
“回皇上,此人原是台湾郑胜利麾下,通阵法,善水战,因与郑胜利反目,父弟为郑胜利所杀,归降我大清,曾任福建海军提督。迁界令后,其人现在正蛰居都城。朝廷用人之际,可让其南下,先驻守京口,乘机攻打台湾,为皇上分忧。”
“浙江腐败,姚启圣陈世凯能不附贼,已是可贵。”
“贼情炽张,我大清已是危急四伏,朕欲与天下有志之士一起,尽力剿贼,早日安定天下。杭州黄家王谢望族,都是忠义之人,朕又岂会不知?”
对他来讲,浙江叛军的横空出世,打碎了他安定东南的大计,对于叛军贼首王和垚,天然多了很多正视。
臣子们建议分歧,玄烨悄悄点了点头。
“皇上,朝廷已安插重军于京口,浙江叛军一时难以北上。臣附议索额图,守住京口、江宁一线,先应对湖广江西的吴三桂叛军,此为燃眉之急!”
吴三桂的儿孙吴应熊和吴世琳被处斩,其他季子俱免死入宫,这便是前辙。
“是谁?”
明珠肃拜奏道。
要不是这些绿营汉将,大清的局势,已是岌岌可危了。
“圣上,主子觉得,吴三桂垂老迈矣,只想划江而治,保持江南半壁江山。吴军应当不会渡江北上。钦天监南怀仁等人所铸火炮能力庞大,朝廷应速派劲旅,照顾火炮南下,剿除浙江叛军,安定湖广,规复浙江!”
镇江满城,为汉八旗驻守,只要两千旗兵,不但守城力量亏弱,便是海军也差能人意。也正因为如此,朝廷才向镇江增兵,调派三千海军。
官服湿了很多的黄锡衮心惊肉跳,连连叩首:“皇上,浙江叛军势大,黄家不过百余奴婢,如何与叛军对抗?黄家对皇上,对朝廷忠心耿耿,定在冬眠待机。皇上明鉴!皇上明鉴!”
玄烨声音温和了很多,脸上仿佛有了很多感慨。
如果放在两年多前吴三桂刚造反那边,不要说李之芳,恐怕姚启圣这个逃兵也会被正法了。
要晓得,吴应熊的老婆建宁公主,但是玄烨的姑姑。
“宣!”
“平身吧。”
“谢皇上恩情!”
对于皇上来讲,杭州黄家要么壮烈就义,要么携家北上,与叛军公开分裂。在杭州城默不出声就是心虚,不表态就是骑墙,摆布逢源,皇上刚猛,毫不会接管。
高士奇俄然说道。
玄烨的话听在耳中,黄锡衮连磕了几个响头,颤声道:“臣谢皇上恩情,臣退朝今后,马上给家兄与姚启圣手札,传告皇上的恩德,让他们冬眠待机,以备不时之需,并将浙江的大小事件,一一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