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一代...明君[第2页/共4页]
“皇上,主子情愿北上平叛,鞠躬尽瘁,为皇上分忧!”
这一次,不过想给明珠这些人找点不安闲,却没有想到,获咎了玄烨。
叛军占了四川,官军天然要以牙还牙,夺回蜀地了。
京师禁旅都派去了南边平叛,京师守备空虚;没有兵力能够派去平叛。如果布尔尼率部南下攻打京师……
“皇上,吴三桂背叛,蒙古察哈尔王布尔尼乘机发兵反叛,军情告急。还请皇上定夺!”
“皇上圣明!”
这还得了!
玄烨看了一眼索额图,眉头一皱。
崇祯十七年(1644年),甲申之变,平西伯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居功至伟。清顺治十年(1653年),吴三桂世子吴应熊与和硕恪纯长公主结婚,吴应熊以额驸的身份留居京师,实际为大清朝廷的人质。
“藩镇久握重兵,势成尾大,非朝廷之利。吴三桂狼子野心,背负国恩,不知忠君报国,反而起兵造反,十恶不赦。卿等无罪,都是朕之决策。都平身吧。”
“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
糟糕的气候下,南边吴三桂背叛的动静传来,更是让京师民气惶惑。叛军攻城略地,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锐不成当,犹入无人之境,前军直入湖南,饮马长江,朝野高低,一片哗然。
紫禁城乾清宫大殿,玄烨居高于御座之上,神采阴沉,满殿大臣惶惑不安,大家跪伏,胆战心惊。
是以,三人只是求“惩罚”,“主子罪该万死”、“臣该死”之类的话语,半个字都不说。
纳兰明珠上奏,将吴应熊及其子吴世琳正法,也是果断玄烨和吴三桂势不两立的决计。如许一来,本身和天子成了一条线上的蚂蚱,今后不会被玄烨秋后算账。
“撤藩”是议政王贝勒大臣及九卿科道会同确议,三人固然只是带了个头发起,但命令撤藩的,倒是玄烨本人。
“莫洛,吴三桂谋反,四川提督郑蛟麟等叛应。莫洛经略陕西,拜武英殿大学士,陕西总督仍管兵部,策遣诸军以征四川。”
康熙十三年(1674年)四月十三,京师,紫禁城。
索额图悄悄心惊。明珠这小子,自夸学富五车,看不起本身这个大老粗,到处和本身顶牛,早就想清算这龟儿子了。
万一被顺水推舟,那可就死的太冤了。
“你们都有甚么体例吗?”
刑部尚书莫洛、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纳兰明珠,三个鹰派的大人物们,现在都是神采煞白,方才站起,又跟着跪下,大家内心暗骂索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