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声跃千年[第2页/共3页]
“夕殿萤飞思悄悄,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银河欲曙天。”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色彩。”
“平实活泼,言直而切,体顺而肆,好读,好听。”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白居易的经历,是荣幸吗?看起来是的,他少年对劲,才名远播,官运亨通,暮年安闲……这些都不是流浪盘曲的李白和杜甫所不能比的。但是,这真的是白居易的切身材味吗?并且,糊口在安史之乱后的白居易,也和同期间的人一样,瞻仰曾经璨灿煌煌的盛唐,又看着它极盛转衰,至今规复不过来。白居易平生历经九朝,皇位的快速更迭,难不成还是功德吗?他们看着大唐一起式微,是焦心,气愤,还是绝望?他们是挑选对峙,还是终究放弃?
在江州,白居易度过了六年艰巨的光阴。元和十一年春季,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偶遇一名弹琵琶的长安歌妓,便用为题材,创作了叙事长诗《琵琶行》。
最后的最后,白居易还是挑选放过了本身,他的写作也逐步转向闲适之境。他写夜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声簌簌,夜静幽明;他写饮茶,“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茶香袅袅,意境娴雅;他写喝酒,“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雪重,无妨先喝酒一杯。】
白居易,又是如何想的呢?他感觉他本身这平生,过的如何呢?
“我闻琵琶已感喟,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了解!”
另一个时空中,天幕下的李世民神采很欠都雅。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仆人上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那里居大不易了,他写的诗很好啊。”
“嘈嘈切切庞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而白居易的《长恨歌》横空出世,既攻讦了唐玄宗重色误国导致安史之乱,同时又怜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能够说,唐玄宗既是悲剧的制造者,又是悲剧的接受者。】
天幕垂垂封闭,但世人还是沉浸在诗词的悠长神韵中。
“渔阳鼙鼓励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天幕上一行行诗闪现出来,不成否定,白居易写的确切很好,但内容他们实在是喜好不起来。他们不晓得也不想晓得这个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在他们眼中,唐玄宗祸祸了大唐,那里能够仰仗着这首华丽动听的叙事诗就让他们动容。更何况,皇宫当中,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真的爱情完竣吗?那杨贵妃是如何死的?美色误国确切也是一个说辞,一个国度的式微是多方面的,他们固然也对杨贵妃没甚么好感,但她也只是微不敷道的一点,更多的,他们的肝火还是是直接对着唐玄宗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