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贤才入眼,恩遇渐生[第4页/共5页]
御书房内,龙涎香袅袅飘散,皇上正埋首奏章堆中,眉头微蹙,似为军国要事烦忧。
“你们对刚才朝内之事可有观点?此处仅吾等三人,不必顾忌,畅所欲言便是。”
“言节庆当兼具皇家风采与民生考量,发起精简宫闱用度,转而助力贩子百姓张灯结彩,设惠民阛阓、办风俗雅集,如此,既能保天家面子,又可让百姓共享佳节欢娱,尽显陛下仁君之德。”
一番话,不卑不亢,既贴合七夕意蕴,又奇妙将天子的功劳与官方期许相连,满含深意与敬意。
杨峰负手而立,目光在谢淮钦与张珩延身上巡睃,率先突破沉默,声若洪钟问道:
实在早在金銮殿上那一番狠恶论争伊始,他便已在心底悄悄谋定了一个全面之策,只是机会未到,他双唇紧闭,未曾向任何人透露半分。
顷刻间,朝堂像炸开的油锅,两拨阵营敏捷了了。
此人便是翰林院的谢淮深,陛下可还记得朝堂上论及节庆用度之事?”皇上微微点头,表示他持续说。
“以是,务必谨言慎行,管开口舌,听清旨意、看准机会再发声,莫要逞一时之能,懂了吗?”
皇上闻言,本来沉寂双眸中闪过一丝兴味,指尖轻叩御案,似在回味谢淮深言语。
言罢,虎目圆睁,扫向东侧文官,似在等一场唇枪舌剑的回嘴。
见杨峰求见,方搁笔抬眸,神采稍缓,赐座后问道:“爱卿此来,所为何事?”
每逢翰林院呈上文章策论,总要先翻找谢淮深之作,细览研读,观其学问观点、治国方略。
天子高坐于金碧光辉的主位之上,身着绣龙锦袍,周身披发着严肃持重之气,龙颜之上虽带着几分节庆的和悦,可那与生俱来的帝王威压,还是让在场世人时候服膺取君臣之别。
谢淮钦垂首之际,心下如同被重锤敲醒,本来还因善祥郡主之事而有些飘忽的思路刹时收拢。
“门生觉得,节庆之礼,绝非平常之事,实乃关乎国体、牵系民气。”
他那经心办理,本觉得能将状元之位稳稳支出囊中的与本身儿子,却被面前这年青人横插一杠,好梦破裂,这口气如何咽得下?
晚些时候,目睹争辩愈发胶着,大有水火不容之势,天子轻咳一声,满殿刹时鸦雀无声。
谢淮钦暗自捏紧了手中笏板,脑内思路飞转,考虑着如有机遇进言。
朗声道:“陛下恕罪,臣绝非对圣恩有半分骄易,亦无涓滴不悦。”
他深知两边所言皆有其理,俭仆可安百姓、固根底,大办能耀国威、聚民气,目光悄悄投向御座,只见圣上神采凝重,似在衡量利弊,并未马上表态。
天子目光严肃,缓缓开口:“众卿所言,各有其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