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忠奸[第1页/共3页]
“报,有乡绅房氏求见。”世人正闲谈之际,一名流卒仓促入内禀报。
“哼!大明已经亡了!”王鳌永冷哼一声,撇了撇嘴,神采傲然,开口说道。
“王鳌永,我来之前特地体味过你的。”张煌言看着王鳌永,悄悄叹了口气:“实在我本来是非常佩服你的,当初你也是一心为民的好官,更有着一身的风骨,可为何你要投降满清呢?你就不怕后代史官的春秋之笔吗?”
此次诈降,张煌言率火枪马队五百,连同赵应元留驻在青州城外的三千大顺军作为前锋,蒋雪峰则是带领两千精锐步兵,三千群众军作为策应。
“不管如何说,现在大明丢了京都,我大清入主北京,这就是天意使然。”王鳌永笑了笑,试图再次夸大本身的观点:“这位大人,我劝你不要再为那位刚愎自用、急功近利、猜忌功臣的天子卖力了,归顺大清才是正路!”
王鳌永,字克巩,天启年进士。此人道格朴重,长于任事,是个能臣,其任襄阳知县时,任五年以内,襄阳钱价不降,农夫没有减轻承担的担忧。百姓戴德,在县内立了石碑,称道他的功德。
“快快有请!”张煌言听闻,眼中刹时闪过欣喜之色,大声叮咛道。
“天意!”王鳌永斩钉截铁地说道,神采笃定。
“这长季子倒是滑不溜秋的。”赵应元在一旁皱着眉头,满脸烦恼地说道:“我们刚到的时候,他还在府衙当中呢,可等我们一拥而入,却刹时没了踪迹,也不晓得躲到哪个犄角旮旯去了。”
蒋雪峰言语间虽有调侃,却也尽是对张煌言的敬佩。
当然,这些精准阐发都是穿越后的朱友建总结出来的,却也照实反应了当时的惨痛状况。不然,仰仗大明强大的国力,怎会等闲被李自成“偷家”,更不成能被满清夺了政权。
“张大人速率够快啊!”蒋雪峰大步迈进青州府衙,脸上挂着开朗的笑容,冲着张煌言打趣道:“我还满心想着跟着张大人捞个夺城之功呢,没成想这一起赶得太慢,城都被您拿下了,哈哈!”
“哼!”王鳌永冷哼一声,不屑道:“史乘?只要胜利者才有修史乘的权力!”
“你!”王鳌永气得满身颤栗,双手握拳,却一时候语塞,不知该如何辩驳,只能大口喘气。
“你说得对。”张煌言点了点头,神采一正:“我们为的是我们的君主,而你是为了你的主子,果然是狗主子啊……”
“如何,我说错了吗?”张煌言嘴角上扬,暴露一抹耻笑:“那满清如何称呼你等?你们本身是不是要自称主子?我说错了吗?”
“在!”士卒齐声应道。
“我们……我们没有。”王鳌永憋得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地辩驳道,眼神却不自发地闪躲。
“为何?”张煌言诘问道。
只可惜,时过境迁,这般能臣竟归降了满清,实在令人扼腕感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