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崇祯,看我力挽狂澜 - 第118章 种子

第118章 种子[第1页/共6页]

为此,崇祯帝特地下旨,在鼓吹使司下设全新的戏曲局,经心配置官吏,设正九品大使一名,主管大局、兼顾打算,提拔贤达、调配资本;从九品副使一名,帮手行事、措置庶务,上传下达、跑腿办事。这般安排,只为便于陈贞慧能名正言顺、顺利无阻地招募到志同道合、技艺高深,愿与他一同前去山东冒险的艺人,共赴这场没有硝烟的鼓吹疆场,为大明发声。

每一轮严峻严苛的培训,崇祯都对峙亲身讲课,倾囊相授。培训序幕,总会抛出一个紧扣时势、颇具深度的课题,要求每个插手培训的官员沉下心来、深切调研,写出详确精准的调研陈述,送交御前核阅。这可让一众年青官员愁眉苦脸、抓耳挠腮,直呼头疼,为寻素材踏破铁鞋,为理思路绞尽脑汁;但对于心机细致、擅于察看总结的陈贞慧来讲,却仿若推开了一扇新天下的大门,让他见地到本来政务之事还能这般深切、体系去做,深受开导。也正因如此,他才会灵感迸发,提出这个独具匠心的鼓吹打算,力求在鼓吹范畴闯出一片新六合,为大明另辟门路寻朝气。

班主话毕,热场的伶人鱼贯下台,率先演出起蹬坛子、顶缸等惊险杂技。只见年青伶人双手稳稳托起一人多高的大缸,额头青筋微凸,肌肉紧绷,大吼一声,仿若猛虎吼怒,竟将那沉重的大缸轻巧地顶在头顶,还单脚独立、扭转数圈,身姿轻巧仿若飞燕,引得台下一片惊呼。人群不自发今后退了几步,又敏捷围拢上前,瞪大双眼,嘴巴微张,满脸震惊;而后风趣戏登台,演员们插科讥笑、扮丑搞怪,脸上涂着夸大的油彩,鼻头点白,嘴巴咧到耳根,做出各种滑稽的行动,一会儿佯装颠仆,一会儿挤眉弄眼,逗得旁观演出之人捧腹大笑,前俯后仰,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庄上空,仿若欢畅的乐章,遣散了世人整日劳作的怠倦。

为首的班主,是一名面庞饱经沧桑却透着刚毅的中年男人。一袭蓝色长衫穿在身上,衣角随风轻晃,那洗得有些发白的光彩,仿若无声诉说着过往光阴里的驰驱与艰苦。风霜在他脸上刻下深深浅浅的皱纹,可双眸却敞亮有神,透着久经世事的沉稳。他手中紧紧攥着一面退色的梨园旗号,旗面被风撕扯得有些残破,边沿丝丝缕缕随风舞动,色彩也褪去大半,却还是夺目,似在死守着梨园最后的庄严与传承。

哪怕历经数番烽火浸礼,那些硝烟满盈、动乱不安的光阴,也并未折损它的繁华根底。街头巷尾还是熙熙攘攘,摊贩们叫卖声此起彼伏,孩童嬉笑打闹,白叟们围坐闲谈,氛围中满盈着炊火气味,热烈不凡。百姓们骨子里透着一股坚固劲儿,即便历经磨难,也总能在废墟之上敏捷重拾糊口的热忱,重启集市,复燃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