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得偿所愿[第2页/共3页]
此次的会晤打算由崇祯亲身制定。说是打算,实在也非常简朴,黄蜚以移师镇江,进屯芜湖采石的名义,前去拜访黄得功,二人干系夙来不错,黄得功天然会热忱接待。借此机遇,让崇祯与黄得功相见,劝黄得功助他重夺皇位。
但是,昨夜初见崇祯时,却让他大为震惊。
随后姚迩应战崇祯,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几次想冲要进校场禁止,却因心底那一丝猎奇,强忍着按捺住性子。他眼睁睁看着崇祯安闲应对应战,直至比武结束,崇祯还是谈笑风生,毫无帝王架子。
剩下的人被打乱重组为三队。阎应元、李来亨以及黄蜚的副将苏翔别离担负队长。阎应元作战经历丰富,英勇勇敢;李来亨年青有为,冲劲实足;苏翔沉稳纯熟,经历丰富。如此安排,既充分阐扬了各位将领的好处,又使兵力分派科学公道,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好了充分筹办。而这些人则服从黄蜚的同一批示。
“黄将军,如何行军听你的安排,”崇祯点了点头,说道,“如果赶上高杰的军队,尽量制止摩擦......”
阎应元一旦下定了决计,做起事情来毫不拖泥带水。
这类人真的值得他跟随吗?说不定刚即位的这位弘光帝有才气做些甚么呢?
回到泰州,此时在此等待的马队固然在此逗留了两天,可因为打着黄蜚的灯号,倒也风平浪静,并没引来甚么存眷和不测。
弘光帝与崇祯比拟固然名分上差了些许,可再如何说也是群臣选出来的,再加上有兵有权,他能甘心让出皇位吗?
考虑到黄得功不会让他们带太多的人,此次将由高千秋的亲卫营护送他们入营,而除了黄蜚、李若琏外,朱铁和赵孟也将不离崇祯摆布,有这两员虎将在,即便是黄得功翻脸,他们也有杀出敌营的但愿。
有了张国维给他背书,阎应元乘势而起,下工夫把沿江沿河村落的乡兵构造起来停止严格标准的军事练习,慢慢地将他们练习成一支规律严明、战役力较强的处所武装力量。同时,他从千余名乡兵中遴选了军事本质过硬,对其断念塌地虔诚的四十多名乡兵,作为其仆人。
“陛下,此地距仪真有靠近两百里的路程,我们是马队,普通行军需求两日,若急行军的话一日便可达到,”眼看着雄师起行,黄蜚上前说道,“可此行前去仪真要路过扬州,那边是高杰的地盘,比来这段时候,因为驻兵的事情,那高杰正在攻打扬州城,为免费事,我们还是快速行军的为好!”
自泰州到仪真已然不远,对于如何去压服黄得功,固然崇祯很有信心的,可世人却都是疑虑重重,毕竟民气隔肚皮,即使崇祯对他有知遇之恩,可现在的黄得功已经是位高权重,兼且手握重兵,他还会不会认崇祯这个天子,不到见面的那一刻,这些都是说不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