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返京·御前奏对(三)[第2页/共4页]
主如果雍郡王此人昔日太“独”,但这三年窜改又太大,很多事儿他们把不准,饶是明珠见多识广,也没法给现在的胤禛一个定论。
远去的胤禛,一出乾清宫,就低垂着头,假装一副被呵叱到颓废的模样,连连唉声感喟地出了宫门。
“儿子替弘晖、福晋谢皇阿玛厚爱。”胤禛扫了眼圣旨,满脸冲动之色,恨不得当即飞回雍郡王府,把这个好动静分享给宜修。
短短一个时候,雍郡王把握江南盐商暗册的动静,很快传遍都城,引发轩然大波,百官们民气惶惑,纷繁猜想雍郡王这些天被骂了好久还不反击的启事,越想越心惊。
话说,二哥真的给弘晖唱过儿歌的,那……还怪好的。
康熙见老四如此,内心舒坦多了,不觉动了怜子之情,他和缓了一下口气说:“你不要惊骇,实在你一桩桩一件件事儿都做的不错,只是处在朕的位子上,朕不好表态。你也是一心为朕、为大清着想,起来吧!”
康熙一听三成赋税,开初是挺欢畅的,不由地说了句软话。
除了算帐本,他还对修建图纸等极其熟络,一番推演就能找出题目或是预算利用年限等,并给出补葺定见等;
只能说,这册子要正在雍郡王身上,百官包含他们都完了,哪怕是遵循大清法规来审判,他们也没一个能脱身!
“对,对,等早晨。”胤禛脚步轻巧地改了方向,直奔书房,还没和教弟弟们抓周的弘晖说两句话,苏培盛就端着汤上前,一脸殷勤地禀报。
“哈哈,你额娘的小厨房炊事一向都鲜,早晨我们去尝尝,好不好?”
康熙也不想做食言而肥的老爷爷,题目是不是谁都像静安如许,用个银锭就能打发,做事儿还当真细心的,乃至还是个全才——特指跟算理有关的。
高士奇、李光地、明珠告急会晤,三人筹议好久,也没揣摩出甚么——
“嗯,很不错!”胤禛面不改色地掏了掏耳朵,只能说,不愧是他的儿子,跟他一样,五音不全,曲不成调……
“皇阿玛,儿子谢过皇阿玛!”胤禛鼻子酸楚,竟放声哭了起来。时隔多年,他再度感遭到了幼时皇阿玛对他不加粉饰的偏疼,固然只在承乾宫内,但这类滋味,真是好久未曾体味过了。
早就等待在外的主子,一脸忧色地禀报,“爷,福晋,福晋醒了,还让您早晨去长乐院用膳呢!”
“呵呵呵,说的是。”康熙似是想起了甚么,从御案上抽出一份圣旨,递给胤禛,“老四啊,朕早就写了册封弘晖的圣旨,等江南事了就下发,也让你福晋安放心,早些病愈!”
胤禛难堪好久,也唱不出一个字,他唱儿歌,这……做不到呀!
想是这么想,可当着康熙的面,胤禛是一个字不敢说,拥戴道:“皇阿玛以‘仁孝’治天下,对皇玛嬷更是敬爱有加,弘晖有幸在您跟前长大,天然得了您一份真传,亦是忠孝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