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查粮[第1页/共3页]

书迷正在阅读:

宋瑞眉头微蹙,晓得这有猫腻,但却没法发作。

噗滋!

县丞凑了上来。

这就要考虑到利用另一种粮食储存体例——地上仓。

宋瑞细心验查了一番,发明没有任何非常,底下粮食固然比不上大要的新奇,但也没有坏,只是陈粮罢了,是合适规定的。

这个天下官府的粮仓分为两种。

大仓则是木桶小仓的进级版,兼顾了地下仓的大容量和地上小仓粮食保质期长的长处,由砖瓦搭建的大堆栈,不轻易走水,粮食成袋成袋地堆积在内里,搬运都很便利。

县丞立马知心肠让部下人搬来案牍板凳,笔墨纸砚,另有算盘。

“免了,俺怕恁抽梯子。”

他毕恭毕敬伸手道:“宋大人,请。”

“永盛26年,一月五日,县中粮价涨幅过大,开仓以平粮价,卖粮百石……”

宋瑞的算盘拨得噼啪响,时不时停下来,让主簿将帐本递过来,看其有没有谎报瞒报。

“宋大人,下官和主簿把这五年的官粮调运帐本全都带来了。”

“恁就不能想点好的嘛。”

挖出如许的洞后,夯实四周土壁和坑底,再抹上防潮的涂料,等晒干今后,就能储存粮食,上面再搭个遮雨棚,一座地下仓就构成了。

一种是地下仓,在地下挖出一个倒着的圆台状坑洞,额,就是横截面看着像个倒梯形的洞。

“宋大人,梯子给您搬来了。”

如此诸多好处,彼苍县县令能不贪?

“哼。”

县丞将梯子搬了过来,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涓滴不怕宋瑞验粮。

陈胜笑道,上前扶住了梯子。

不过值得耐人寻味的是,中塘郡地处中州偏北,气候枯燥,无梅雨回南天,按理来讲应当满是地下仓才对,制作便利,还不咋占处所。

而这类地下仓只合用于枯燥的北方地区,南边地区降雨丰富,气候潮湿就分歧适这类储存体例,固然防潮办法做得很好,但也不料味着能完整防住,一场连缀几日的梅雨或者回南天,水汽渗入,很轻易导致粮食发霉。

三使带着一个贼眉鼠眼的家伙进门,身后跟着的差役推着一小车账簿。

这如何能够!

收人贿赂,你还得替人办事,而动官仓里的粮食,风险低,难暴雷,还便利。

证明这批粮食比较新奇,不是陈年旧粮。

宋瑞淡然道。

县丞立马让人将钎子递上。

县丞在底下问道,语气难掩对劲之色。

可彼苍县,清一色的地上小仓。

“是,大人。”

宋瑞将钎子插入粮食中,足有一尺半摆布的深度,再抽出来,钎子镂空处便将内里的粮食带了出来。

宋瑞翻了个白眼,顺着梯子爬上粮仓,翻开了一部分粮仓盖,暴露内里满满铛铛的粮食。

“宋大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