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卧龙吟》[第2页/共3页]
到诸葛亮感其诚意,遂携剑出山,踏上汉末那动乱的舞台。
眼中泪光闪动,那泪滴在眼眶中打转,仿佛随时都会夺眶而出。
各种画面在面前一一掠过,共同着那婉转且极富传染力的歌曲,活泼地勾画出了一个勤奋好学、尽是聪明的青年形象。
安歆的声音,在音乐停止的那一刻,缓缓响起。
他能够再也没法回到这片熟谙的地盘,回到这些仁慈的村民身边。
画面中的村民们,眼中尽是不舍与担忧,冷静地望着阿谁即将拜别的身影。
这看似简朴的心愿,在那乱世的背景下,却又显得如此遥不成及,充满了无尽的唏嘘。
“长啸一声抒怀襟。”
他们仿佛看到了阿谁青年才俊,在冗长的等候光阴里,对着前路有着苍茫与期许。
或许,在他低头的那一刻,心底已有了一丝预感。
他们的思路仿佛已穿越时空,想到了诸葛亮而后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画面。
诸葛亮虽有经天纬地之才,此前也只能蛰居在这小小的茅庐当中,等候着运气的看重。
世人津津有味的看着,但跟着诸葛亮的那一跪,深沉的古筝声响起。
感慨着运气的无常,直到现在,终究等来了叩响茅庐之门的人,或许心中既有得遇明主的欣喜。
歌曲的旋律如同一条无形的丝线,将听众的心紧紧缠绕,丝丝入扣地勾画出一种庞大而深沉的表情。
巴望在这乱世当中大展技艺、建功立业的豪情之人的心声。
庄毕世民气里感受一愣,仿佛被节制住了一样。
“茅庐承三顾,促膝纵横论。”
那激昂的音符仿佛是贰内心深处的号令,正迫不及待地要突破这小小的茅庐,去内里的广漠六合里搅弄风云。
庄毕几人悄悄地聆听着歌声,当听到这一段的时候,脑海中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俄然都想起了那一句饱含深意的话:
竟让民气头无端地涌上一股伤感,让人猝不及防又有些难以放心。
“躬耕从未忘忧国。”
多少贤才豪杰空有一腔抱负,却四周流落,苦苦寻觅,始终没法遇见阿谁能真正赏识本身、让本身得以大展技艺的明主。
那密意的歌声悠悠传来,好像一小我在沉寂的暗夜中,对着无尽的苍穹收回的内心号令。
那微微曲折的脊背,仿佛承载着全部蜀汉的重量,也预示着他即将单独面对前路的风雨飘摇。
“猿鹤听我再操琴。”
庄毕、乐时、韩三石三人沉浸在这浓烈的感情氛围当中,面色哀伤凝重。
特别是那最后几句歌词,好像一道穿透汗青迷雾的强光,清楚地映照出诸葛亮内心深处功成归隐的果断决计。
在这烽火纷飞、动乱不安的乱世当中。
“羽扇纶巾赴征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