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三大重臣,力挺崇祯[第2页/共3页]
王承恩分开以后,叮咛其别人各自归去处事,本身则快步走向乾清宫。
崇祯帝摆了摆手,“好了,你马上派人,就王二喜吧,他办事得力。让他去山海关传旨,若见虏人来京媾和的使者,放其入关。义明他们还在海上,此事担搁不得,必须尽快让他们返来。”
王承恩本想一走了之,现在也被大臣们团团围住。司礼监的小寺人们赶快围拢过来,将王公公护在身后。
王承恩正欲分开,却被人叫住。
多尔衮心想,与明朝构和这等事,还得用汉人。范文程此人,一则忠心耿耿,二则心机机灵,固然有伤,但比起大清的好处,受的伤算甚么。遂以宁完我为主使,范文程为副使,再遣两名大清吏部官员随行,以示慎重,此所谓“以汉制汉”之策。
崇祯帝见圣旨宣读结束,轻咳一声,敏捷回身,快步拜别,他深知若不拜别,必将面对大臣们的狠恶发难。
此时,文华殿中在京大臣大多已至。兵部尚书因驻守广渠门未能前来,右侍郎刘灿烂亦在城上未归,唯有左侍郎吴甡孤身一人,代表兵部列席。司礼监世人均已就位。
“你这阉竖,定是你勾引了陛下!竟与虏兵媾和,虏寇年年入塞,搏斗我大明多少百姓军民,你可晓得?”
圣旨既下,两名满洲吏部官员便带着侍从,登车向山海关进发。若明朝允其入关,便可径直前去京师。
“众卿平身。”
王承恩心领神会,当即取出早已备好的圣旨,站于丹陛之上,大声宣读:“陛下有旨,众臣听旨。奉天承运天子,诏曰:朕承祖宗鸿业,君临天下,上顺天命,下庇百姓。今虏寇频频犯边,烽火纷飞,江山破裂,百姓蒙难。
王承恩本着为皇爷分忧,大声呵叱道:“好啊,你们谁要撞死便撞死吧!敢在此处撞柱子,倒真是‘勇气可嘉’!不过咱家倒感觉,你们若真有本领,鞑子每次入侵之时,怎不见你们拿起兵器出城与鞑子冒死?朝廷需用财帛之时,又怎不见你们着力?若持续与鞑子交兵,我大明将深陷两线作战之窘境。整日只听你们说甚么为君分忧、为民请命,现在鞑子就在城外十里安营未走,你们谁有本领出城去与鞑子实际?”说罢,一甩袍袖,带着司礼监世人头也不回地拜别。
王承恩本想着任他们骂去,等他们宣泄够了再分开。此时一听王铎将本身比作魏忠贤,顿时肝火中烧,一把推开护着本身的小寺人,指着王铎怒声骂道:“哼,你们另有脸说!若不是将士用命,虏兵怎会乞降?现在尔等此举,视我将士生命如无物,咱家看你们才是误国奸臣!特别是你王铎,的确就是一个无能之辈!”
李邦华等心中稀有的大臣,早已做好背负骂名的筹办,本日唯有一事,便是力挺天子,为大明持续鼎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