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割麦子[第3页/共5页]
因而邓威率先迈步向前,在前面带路,李雨与其他几名同窗则紧随厥后,一行人浩浩大荡地朝着周公庙进发。
......
抬眼望去,正火线的周公河好像一条碧绿的玉带蜿蜒流淌着,河边两侧,古朴高雅的农家屋舍错落有致地漫衍其间,与那在轻风中扭捏翻滚的金黄麦浪相互映托,共同勾画出了一幅如诗如画般的绝美天然画卷,将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笔下所描画的“石梁茅舍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的诗情画意揭示得可谓是淋漓尽致!
王教员听到这些抱怨声,也没有多做解释,只是说道:“此次去割麦子,你们又能够不消上课了,这不是你们但愿的吗?”
按照庙内浩繁的碑刻记录,我们能够追溯到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公元 1615 年),当时人们重修了铁瓦石殿、牌坊以及屏墙等修建;紧接着在明天启元年(公元 1621 年),又兴建了灵官殿;到了清朝康熙二十九年(公元 1690 年),再度对周公山的殿宇、石坊以及庙门等停止了重修;而在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 1844 年),则进一步补葺了三圣殿,并制作了一座气势恢宏的照壁。而后,颠末清朝中前期以及民国期间的多次经心修整,周公庙愈发显得寂静厉穆。
对于那些曾在七十年代于雅安中学就读过的门生来讲,不管是攀爬周公山为黉舍农场送肥,还是切身住进农场体验糊口,这些都是没法消逝的贵重影象。那段奇特的经历如同烙印普通深深铭记在每小我的心底,成为了他们人生旅途中一段难以健忘的篇章。
固然黉舍农场的各项前提相对比较粗陋,但对于李雨等人来讲,在这里学习与劳作却毫无任务承担以及任何压力可言。正因如此,他们在此度过的时光鲜得格外愉悦。
光阴荏苒,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人们登上周公山时,仍然能够目睹到那座充满古朴神韵的古刹。只可惜,那场惊心动魄的汶川大地动无情地摧毁了这统统夸姣。现在的周公庙是在本来的遗址上新修建的,再次前去此地,还能见到的唯有昔日古刹遗留下来的石牌坊、石雕栏、石碑,以及零散散落于四周的石雕板和石条等修建质料。这些残垣断壁仿佛冷静诉说着曾经的光辉,让人不由心生感慨。
转眼间便来到了第二周。这天凌晨,轻风拂面。李雨地点的全部年级齐聚于黉舍操场之上,各班井然有序地摆列成整齐,随后在领队教员的一声领下,朝着即将前去帮忙收割麦子的出产队进发。
喜好简朴即是幸运请大师保藏:简朴即是幸运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