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总共收三成[第2页/共4页]
胡县偏僻也有偏僻的好处,因为太偏了,又穷,比及朝廷的公文慢悠悠送到这里的时候,朝廷已经名存实亡了。
一下子就涨了四倍。
特别是大安朝最后活着的那几年,胡县的高低官吏几近都没见过俸禄,以是朝廷默许官员能够收受贿赂,毕竟总不能让人家白干吧,只能让他们去祸害百姓了。
再加上之前卖安宫牛黄丸赚的钱,才算是勉强撑过了创业初期的纯吃钱阶段。
柳意坐在本身找木工打的办公椅上,听着底下的人一一汇报。
这一年吃喝也是花消啊,如果真的这么收,苍内行里相称于一点存钱都没了。
吴妙茵:“农药可售卖,胡麻油也已经送出外埠有了销路,再加上制药,如何不能赚得钱?”
这个时候就算是她杂七杂八的赋税加起来要收百姓年支出百分之七十,百姓们也不会有甚么定见的。
柳意也说了:“现在俸禄也给你们提起来了,这些月俸每个月一发,够你们糊口不错的,若再有向百姓收受贿赂,压榨良民的事产生,可就不但单只是革了差事的事了。”
三十?
“大人方才上任,又一贯有民气,如果少收一些赋税,百姓也会感念大人恩德。”
这放在大安朝,在主官面前如许争辩,必定是要被拉出去怒斥一顿的,但柳意却撑着下巴,好整以暇的看着他们辩论。
柳意将衙役的俸禄提到了十二两年俸,每月一发,也就是一个月一两银子。
这下吴妙茵与那小吏都顾不上辩论了,而是站到了同一战线。
这些官吏们也不敢说柳意甚么,只偶尔自嘲一句“柳大人乃是神医,懒病也治得”。
经济好的前提就是资金活动,货币畅通越快,经济生长越快。
“就怕收税太高,现在百姓就要生乱,本来百姓就对官衙布施流民有定见,担忧流民占了他们的地,如果现在再收多税,百姓不免不会以为是因为官衙收留流民才会如此。”
经济这个东西,如果然的能靠压榨百姓就能经济腾飞,那大安朝也不会没了。
“本年赋税,统统税加起来,统共收三成。”
幸亏人类的适应才气是很强大的。
代表百姓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做农活,不但剩不下甚么粮食银钱,还倒欠官府钱。
如果交不起税,壮丁拉去放逐,地步抵押给官府,房屋也是一样,官府逼着人卖儿卖女来交税并不是话本故事,而是实在呈现在大安朝的事。
还好,“员工们”要求也很低,只要能让他们吃得饱饭,他们甚么都情愿干。
这昂贵的俸禄,就差把“你去找老百姓将钱榨出来,榨出来多少你本身花”写在上头了。
而到了柳意上位以后,她更直接,不但俸禄定时发,乃至还干脆重新制定了官吏人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