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松花江边看“国庆焰火”[第1页/共3页]
走在人群中,我切身感遭到了甚么是“人隐士海”、“摩肩擦踵”。
9月30日晚餐后,我和小妹乘上15路公交车赶往松花江边的防洪记念塔广场看一年一度的“庆‘十一’焰火演出”。
我和小妹找到了一棵大树旁的铁护栏,我俩一左一右手扶大树踩在护栏的围栏上,顿时视野开阔了很多。
记得小时侯70年代末那几年,当时家里还住着平房,全市也没多少幢楼房,国庆节早晨江边放焰火时,我和哥哥踩梯子爬上房顶便能看到四五千米外的江边燃放的焰火。
此时距19:30放焰火时候另有20分钟,但从防洪记念塔广场上涌过来的人群仍一波波地向江边漫延。
早晨19:30,远处江心岛四周的江面上俄然飞出了几颗火星,随后“嘣”的一声,这突如其来的响声突破了久违的沉寂。
深沉的夜,把滚滚松花江罩到了庞大的暗室中,那点点星光如有若无地在充满褶皱的江面上盈动。
此时中心大街那面包石铺就的10.8米宽的马路已被来自四周八方的人流塞满,乃至两边各5米宽的人行道上也挤满了人。
厥后长大后,因各种启事一向也未亲临现场旁观过国庆焰火,此次恰逢香港回归,传闻本年的焰火范围不小。
“哇!真标致呀!”人群刹时沸腾了,焰火演出开端了。
待下车后才发明,街上的行人都在向戒严地区内的防洪记念塔方向涌去。
“走啊,去江沿儿呀!”仿佛是哈尔滨人独占的甘言。在春光潋滟的春日亦或阳光亮媚的夏季里约上三五老友在中心大街走一走,咬着马迭尔冰棍儿,踩着面包石,聊着糊口琐事……
望着这黑压压的人群,我现在俄然了解了甚么叫“倾城而出”、“万人空巷”。
当我和小妹乘坐的15路公交车邻近江边时,才发明这里已经戒严制止矫捷车辆通过,我俩只好提早一站下车。
国庆节前夕则是来江边近间隔旁观放焰火。
自从中心大街被改成步行街后,每天这里的游人如织,而每逢端五节前夕及国庆节前夕的这两天则更是人隐士海,仿佛哈尔滨全城的人都涌向了这里。
间隔放焰火的时候越来越近了,此时前后摆布都挤满了人,有些带着小孩的爸爸将孩子抱到肩上,让他们骑在本身的脖子上,大师都举头了望,等着、盼着……
在短短的一刹时,花儿燃烧了,枯萎了。夜空重新规复了安静。
仿佛只要如许才算逛完中心大街,因为哈尔滨人对春夏秋冬各有所感,春之想、夏之念、秋之思、冬之恋,而母亲河~松花江承载着哈尔滨群众的精力依托,松花江是哈尔滨群众的依托与信奉。
俄然,“轰、轰、轰……”多量烟花从天上倾泻下来,成了红色和金色的“瀑布”,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