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顾我长年头似雪,饶君壮岁气如云[第3页/共3页]
可惜殿内氛围却冷的吓人,宫女寺人们都缩着脖子,尽力往暗影处遁藏,目光更是对摔在地上的奏章避之远远,好似看上一眼就会惹来大祸。
几位阁老面面相觑,稍顷,武英殿大学士杨宏义率先开口:
贰心中尽是不解,如果李成文,徐谨成刚才和本身一同反对,天子即使再如何想鞭策,也要比及明天早朝了。
宣文帝心中对杨宏义更是不喜,这等时候还在勾心斗角。
他没有反对韩玄的话,明显是默许附和韩玄所说的太上皇借银之论。
“不过一未加冠的少年,尚且晓得为君分忧,满朝朱紫,竟无一人直言敢谏?”
他正欲再挤出几滴泪水,再卖一把力。
对于天子问的这个题目,他底子不敢做出半点回应。
朝堂之上,服从于他这个天子的,更是寥寥无几。
太上皇派系中的三位大学士,唯有此人才气最低,仅靠着谗上媚下趋炎附势的本领,才混到明天的位置,当然他也是最得太上皇信重的大臣。
陈庐看都不看他一眼,对于这类小人他连个笑容也欠奉。
几桩熊熊燃烧着的炉子更是让这座大殿在数九寒冬里暖和如春。
沉默半晌,他叫道夏守忠:“滚去把内阁的几位阁老请来,朕要和他们再议军饷之事!”
却听到宣文帝哀切的声音:“朕外不能抚恤九边将士,内不能哺育天下生民,此诚为朕之过也。”
终究驳归去,只会引得君臣相抗,党政严峻。
无他,即使批红发了下去,也过不了内阁。
这关他甚么事?户部尚书固然不在,但这不是有个前任户部尚书,当朝文渊阁大学士韩玄吗?
当下躬身站在宣文帝身侧,轻声提示道:“陛下,时候已晚,该歇息了,皇后娘娘那边已经问过几次了。”
内阁五人,首辅陈庐一心为国,很少站队,也恰是如此他才气在首辅位置坐了十年。
是以才有现在这番感慨。
宣文帝偶然再看奏章,站在御案以后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