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劳军[第2页/共3页]
阿盛点点头,内心想着勋章的稀缺程度完整由本身来决定,只要今后不滥发,想必世人还是会很承认此项名誉的。
“勋章?此为何物?”郦食其又一次表示了不解。
当刘季和曹参起床得知动静后,固然感到有些惊诧,但也没有任何贰言。
封田儋为高唐大夫,接办此地的各项事情。
阿盛最后决定玩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可那斩获最多的倒是技击之师!以此算军功这真的公道吗?”
听闻此言,阿盛思虑了一阵子,随后表示:“有了,秘闻要给他们颁布勋章!”
“怕是不可啊。遵循军法中斩获的标准,他们的确是落在了前面。”
不过可惜,制作勋章毕竟还需求必然的时候,阿盛感受还需求一个立竿见影的体例。而俄然之间,他又有了主张。
“请恕郦生直言,军法如此,不宜冒然变动。不过我们或答应以在被限定的爵位和赏钱以外,再想想别的嘉奖体例。”
调五万高唐军,五万来声援的临淄军筹办北上。这路人马将由曹参和吕泽带领,汇合田冲的一支军队,作为北伐攻燕的西路军。
因为世人的功绩固然都被一一记录并兑现了,齐相却将济水之战的第一功臣钦定为萧何!
而大战过后,把本来增的兵调走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很少有人重视到调令背后的制衡心机——不管是去是留,临淄军和高唐本地军都几近人数相称,没有哪家能一家独大!
自发得立下头功的田荣顿时感到不解。
阿盛顿觉好笑:真是的,吕泽所部的铁甲军固然打退了秦军的一次又一次打击,但因其肉盾的定位,在杀敌数量上天然是落得下风。可没有这支军队顶在前面,逼得秦军不竭往济水南岸增兵,后排军队又如何能安然地长途输出?水攻如何会获得如此之大的战果?其他军队又如何能在情势逆转以后获得抢人头的机遇?
而田氏宗族这边,建功最多的本是田荣,其大哥田儋反而获得了最丰富的封赏。随即他就孤身来到了西部重弹压抑本地的旧贵族,而他的两个兄弟则待在齐相身边持续交战。阿盛因而在郦食其的运营之下,也紧紧拿捏住了这一派系。
因而乎,他通过吕泽复现了史乘中记录的刘邦夺韩信兵权的那一出,使得这个时空的刘季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体验了一把“自食其果”...
当然,这十万雄师不成能本日开赴。吕泽一方面将筹办出征的任务分派下去,另一方面天然也是犒赏全军,为世人胜利守住高唐而庆功。齐相还特地自掏腰包,给大师发福利,经过两位使者之手使得诸将都获得了丰富的犒赏。
“真的没体例再加封吕泽军了吗?他们在济水之战中但是起到了中流砥柱的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