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海权时代 - 第180章 杀手锏

第180章 杀手锏[第1页/共3页]

三营统统的政委,伤员和非独生后代全数留了下来,他们给每支步枪留下了十发枪弹,每小我拿着五颗手榴弹,把持着阵地上最后一挺机枪,看着剩下的人撤离。

在这类时候,互换比是最没用的东西,究竟上第4师打出来的互换比可谓出色绝艳,但德国人对苏联人获得的互换比一次又一次都很都雅,然后就被打进了柏林。

题目是,撤,还是不撤?

12团三营本身就已经丧失惨痛,七百多人的营在颠末连日战役以后已经只剩下了三百多人,就连非战役职员已经顶到了一线,但是在如许的环境下第四师却拿不出太多的预备队弥补,在蒙受邓尼金亲身带领的整整一个团的打击陷没法持续死守阵地,为了打击这里布鲁西洛夫拿出了超越四分之三的火炮停止援助,但是在此时撤退号令仍未下达。

现在的阵地几近能够用岌岌可危来描述。

第12团3营全营满编717人,终究撤下来的只要29人,包含营长,副营长,统统政委,统统参谋和绝大多数基层军官,被永久的留在了霍罗尔东侧不到十千米位置的几个小山丘上。

乃至,他们连炮弹的数量都是被限额的(固然这个限额还算广泛),因为现在双城子那边已经进入了关头阶段,两边现在正在要塞化的城区内一栋屋子一间屋子的打巷战,夏季脆弱的补给线又决定了龙汉哪怕投入了大量的马匹也很难保持数个战线上的军队耗损。

更首要的是,第13团之以是花了这么久才过来,恰是因为他们拿出了本身的杀手锏。

战报能够扯谎,但是战线不会。

11月6号在这一天里,12团的阵地遭到了狠恶炮击,但是第十二团尚将来得及做出甚么调剂,第十团一营阵地再一次遭到短促的狠恶炮击,在这一天的时候内,布鲁西洛夫将全部第100师和第25师全数压上,两边一向从白日打到了深夜,在持续十几个小时的作战当中龙汉兵士很多人乃至连水都没喝上。

对于阵地的糟糕环境实在第4师师长也很清楚,但是他真的没法再抽出预备队了,第4师在单兵战役力上绝对是碾压级别的敌手,但是现在两边交火的战线足足比预定战线宽了十数倍,几近统统的处所,统统的地区都在蒙受狠恶的打击,这类打击烈度乃至让人没法判定主攻方向——实际上本来就如此,主攻方向取决于哪边获得冲破。

为此龙汉专门从边疆上开端修建小火车,是那种铁皮包着木制轨道的轨道线路,这类线路固然必定不能大量承载,但是比起马车来讲运力还是大了很多,就算如此,运力还是是非常紧缺。

一战期间残暴的堑壕铁丝网体系实在已经初见雏形,但不一样的是,龙汉的阵地固然已经算得上是标准的堑壕铁丝网体系,但是却远远达不到汗青上一战的程度,而龙汉作为打击方,一来并不以为本身会遭到这般大范围的进犯,另一方面后勤补给也决定了他们不成能大量照顾戍守用的兵器——比方地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