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256章 退还礼品

第256章 退还礼品[第1页/共5页]

即便如许也坐了五桌。

他能在家的时候,只会越来越少。

他可不想无端肇事,徒增烦恼。

老两口清算安妥,在屋内安息时,林向安特地过来,陪着二老坐了一会儿。

林家孙辈为了辨别称呼,本来风俗喊林老太为“奶”,但王老太也在这里,为了辨别开,便同一喊林老太为“祖母”。

本日家中还是要设流水席,宴请街坊邻里及远道而来的来宾。

确保不管朝代更替,都能持续供应收益。

但王家人除王三平一家住在镇上外,其别人都要安排住处。

林向安愣了一下,双林镇离晟舍镇倒是挺近的。

这闵家恰是王鸿提到的出版帮助的闵家私塾。

堆栈离林家不过一盏茶的路程,非常便利。

这既是吉兆之物,寄意金榜落款,又代价不菲。

“我就不去了,早些退回这些东西,免得内心惦记。”

“我已经标记出来了,但详细细节还是得你亲身查对一遍。”

再烦心的事,也比不过好好睡一觉首要。

这礼品实在太贵重,毫不能收,得退回。

对于送礼人明面上礼单所列之物,林向安照单收下。

起首映入视线的是刘县令所赠的白银五十两,附带一张红帖,上书“鹏程万里”。

王鸿说到这里,看向林向安,语气慎重:“办私塾,是功德,但并非易事,你可得想清楚。”

这才回房,一进屋,他只感觉浑身怠倦,恨不得立即倒在床上好好睡上一觉。

双林镇是以绫绢、生丝贸易为主,而晟舍镇是以雕版印刷闻名。

更何况,成熟的私塾背后,常常都是乡绅富户共同运营,气力薄弱,并非一家一户能等闲撼动。

村庄里虽安排人轮番看管牲口,但王老太到底还是放心不下。

林春花、林冬香两家本就住在镇上,吃完便自行回家,不需过夜。

赠送礼品多为鸡蛋、米粮之类,并不讲究贵重,重在一份情意。

冯家赠送的是一卷绢地金粉《千字文》,以丝绸为誊写载体,金粉作墨,采取“泥金写经”工艺制成,传闻还能抵赋税。

“如果能有其他附加财产,便更加稳妥。”王鸿弥补道,“我曾传闻过邻县晟舍镇的闵氏家属,他家是以雕版印刷闻名,操纵闵氏书坊利润抽成,和书商合作,给门生供应以工代费,惠及周边乡里。办的非常好,本地的认字的人特别多。”

林向安干脆不再多想,顺手将账册扔在书案上,直接脱了外套,钻进被窝。

传闻晟舍镇是最大的出版基地。

“好,这就去。”

流水席分歧于正式宴请,来往来宾可随时退席。

这一顿,世人皆聚于内院。

两人走到罗汉床前坐下,林向安给林桥倒了一杯热茶,这才开口道:“但是礼单出了甚么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