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换酒枣儿[第2页/共3页]
“你们还是甭列队了,我们家的酒枣儿不是白送的,得用东西换,用你们知了皮和羊核都能够换,十个囫囵知了皮换一个酒枣儿,破了的不算数,我不收。”
二丫欣喜地接过三姑递过来的酒枣儿,红艳艳的酒枣儿,醇甜醇甜的香气直入肺腑。二丫把酒枣儿拿在手里,反过来倒畴昔的看着,舍不得往嘴里放。四周的孩子们,看着二丫手里的酒枣儿,馋的眼里冒光。
几个孩子围着三姑,叽叽喳喳的要酒枣儿。二丫咬了一口酒枣儿,欢畅得尖叫起来。
被二丫这么一喊,围着三姑的孩子们,更是往三姑的篮子跟前凑,就差翻开布上手抢了。看着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模样,三姑翻开了盖在篮子上的布票据,暴露了篮子里的酒枣儿。
“羊核非论个儿,论茶缸,一茶缸羊核换一个酒枣儿。你们想换几个酒枣儿,就归去拿几茶杯羊核。不过,你们得用你们本身的知了皮和羊核来换,如果谁拿你们姐姐哥哥的来换,我就不换给你们了。”
“这就是你说的你娘腌的酒枣儿,真的是这么香啊,比你说的还香哩,你这是给谁家送啊?”
寒冬腊月里,没有知了蜕皮,夏天捡的多数都卖过,孩子们家里的存知了皮都未几。羊核是春季开端捡的,现在夏季另有人去捡,还没有来得及去卖掉,手里存有羊核的孩子占多数。
“麦子不可,我不要麦子,只要羊核和知了皮。除了羊核和知了皮,别的东西都不要。”
二猛子本年不上学了,在家里没事儿干,每天出去捡羊核,她捡羊核捡的是很多。公社地点的村庄五天一个集,每隔一个集,她奶奶就去赶集卖一次羊核儿。过了腊月二十后,村里人家每天有人杀猪做豆腐的,她帮衬着看杀猪磨豆腐了,没有捡到羊核,就想用麦子换酒枣儿。
“我挖了一瓢酸枣,我都给他换成酒枣儿,你看看能给几个就给他几个。俺秀江是个吃嘴精,如果不给他换酒枣儿,怕他今个儿黑夜他睡不着。”
三姑拿出了篮子里的一个小珐琅茶缸,这个茶缸,是大伯之前上学刷牙用的小茶缸。因为漏水不能用了,奶奶筹办过年用来当香炉,被三姑拿来当量杯了。为了制止孩子们拿哥哥姐姐的羊核知了皮,招来不需求的费事,三姑又特地叮嘱了一句。
归去拿羊核和知了皮的孩子们,连续返来后,换到了本身能换的酒枣儿。三姑的篮子里,罐头瓶已经空了,盘子里也没有几个酒枣儿了。看着天要完整黑了,没有人再来换酒枣儿,三姑把布票据盖在篮子上,筹办回家用饭。在这时,秀江拉着他奶奶来了,她奶奶手里还端着一个葫芦瓢。
三姑班里的一个同窗二丫,在黉舍里听三姑说过我奶奶会腌酒枣儿。当时她还不太信赖,觉得三姑在吹牛,没想到光闻味儿就感到比我三姑说的还好吃。三姑从篮子里拿出一个酒枣儿,递给了她的同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