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两百一九 撤离[第2页/共3页]
一是敕令未过上峰旗门之手,是校尉直下。
现在俄然要撤离百姓,此回别离,今后又是不知多少年才得一见了!
浩繁百姓非论黄发垂髫,大多都从未见地过如此阵法,登上阵台时,不由四周打量,悄悄慨叹。
百姓撤离的军令,在六镇中比关隘上的那道还下得早,赵莼落地时,鹿丹镇的百姓早已清算好行装,筹办向六镇中间的渡空行阵解缆。
赵莼翻开帐布出了营帐,依着较高的阵势俯瞰关隘大要,兵卫们各司其职,饶是心中不安,也恪守着本职。她耳聪目明,淡淡一扫便在大演武场中发明了正在练兵的叱图,申与奎大声呵叱,双臂高挥,却不见另一名命令之人。
赵莼修得天妖尊者所传的《熔晖百生炼法》,虽只将炼器之道视为辅修,但也知之甚多,可与钱老论道。
初度从鸣鹿六镇来关隘时,还是乘坐青莽牛车,现在赵莼再至镇中,倒是御剑而行。
军令初下,立时惊起关隘将士民气惶惑,不知缘何如此。
声音由远而近,微带喘气。
但是军令如山,两位坐镇校尉尚不能有涓滴违背,何况是底层兵卫。是以虽有尉迟靖出面道明无生野局势严峻,此乃不得已而为之,鸣鹿关还是笼在一片沉郁的悲戚当中。
等了半晌,手中敕令灵光一闪,赵莼便知是轮到她这只步队了。
待他走后,赵莼将绸布展开,中有木盒一只,呈放着一只小而精美的傀儡,与一只小小玉简。
钱老幼年时进器具司,修习的炼器法门、傀儡制术也是军中通用,只是他对此道怀有精诚之心,很多年来多加改进,才垂垂有了本身独占的冶铸之术,以筑基之身受旗门敬意,便是铜刀营也不敢在他面前傲然。
“无妨,你且去罢。”
他模样年青,腰间挂着小锤配饰,应是器具司当值的兵卫,得赵莼发问,将两臂抱起的物件递来,笑道:“上头军令来得急,赵骁骑应是明日晨起就要解缆了吧,钱老说有东西给您,因手头有事,因而叫我送来!”
便将木盒连同绸布一并支出臂环,返回到营帐中,翻阅玉简读至天明。
六镇虽小,可也设有渡空行阵,将士们名义上是护送,实则只需过一道阵法,将百姓们领至城池中登记造册,改换籍贯文书便可,并无甚么伤害。
“家事,洞明关。”赵莼从怀中取出先前木嗣递交而来的敕令,双眉紧蹙。
孩童与浅显百姓们不会将骁骑、旗门这类军中职衔挂在嘴边,戍守在关隘上的将士们,在他们心中唯用豪杰两字来称,才算合适。
边关当中少见剑气境剑修,见一修士足踏剑气而来,飒爽不已,镇中百姓将士俱都昂首来望,眼中又惊又羡,跟班在父母长辈身侧的孩童悄悄伸开双唇,于心中种下了飞奔云霄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