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义军 - 第218章 青鸾震金陵(四)

第218章 青鸾震金陵(四)[第2页/共3页]

杨恩闻言正色劝道:“大王,便是铁案,证据确实,也应由督察司,律政司结合办案定刑,而非青鸾卫单独完成,现在青鸾卫既有抓捕之职,又有审案,断刑之权,其势已大过昔日之锦衣卫,东厂,大王当沉思!”

而跟着曾道唯,徐允爵另有幕府内的一干人被青鸾卫所抓捕后,熊汝霖,路振飞等人纷繁来到杨恩处。

孟浚深思很久,终究缓缓点头,道:“慕德所言甚是,吾应三思而后行,青鸾卫之权,虽是时势所需,但亦不成无度扩大。吾会重新核阅青鸾卫的职责权限。”

顾青眉闻谈笑了笑,反问道:“大王居高位,现在之幕府好像一个小朝廷般,自当顾及各方权势,青鸾卫权责已如此之大,再有定案之权,那幕府之官吏不是民气惶惑,如果再不加已限定,怕是将来势大难制,大王此举明智之举也。”

周卓有些气道:“大王如何听这等酸儒之言,我们青鸾卫此案办的又快又好,又移交督察司……”说完停了一会,又有些不放心的问道:“大人,你说这帮文人,会不会官官相护,洗脱罪名?”

“唉”孟必安回到屋中,叹了口气,随后将青鸾卫所产生之事奉告顾青眉。

“大王,凡事防备于已然,便是昔日的锦衣卫,也未曾具有定断之责,如果其权责如此之大,那大王何需创办督察司,律政司这等机构。”杨恩持续劝说道。

孟浚眉头舒展,深思半晌,他的眼神中流暴露一丝冷厉的光芒。他缓缓地将那份文书放在桌上。

“也是,夫人说的在理!”孟必安闻言心中一松,笑嘻嘻的回道。

杨恩赶紧起家,恭敬地行了一礼:“属劣等定当竭尽尽力,不负大王厚望。”

孟必安领命而去,他的法度果断而迅捷,明显已经做好了充分的筹办。

顾青眉见孟必安有些神采不豫,便问其产生了何事。

孟必安果断的答复:"少爷,这份供词详确可靠,徐允爵的交代与我们把握的环境符合,而抓捕的张国弼,曾樱,曾道唯,王铎的供词分歧,他们是早有预谋,并且打算周到,在幕府内也有六人中层吏员为这些人供应谍报。"

杨恩听闻此言,心中松了一口气,他接着说道:“大王贤明,此案可移交督察司和律政司督办,青鸾卫可遣人旁听,如有不协,亦可上呈大王。”

青鸾卫内,孟必安看着大王移交人犯的号令,叹了口气道:“苦差事都干完了,陈子龙,武进坤这两货给咱截胡了!”

次日凌晨,金陵城,王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