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义军 - 第223章 变局(二)

第223章 变局(二)[第1页/共3页]

现在李成栋,金声恒二人也在名义上尊奉永历,福建若再归永历,其势大成,恐怕孟浚此人也接受不住压力,如果孟周也奉永历,那说不定真的要构成南北朝了,大清建国时恰是军势最强之时,如果这时候没法安定天下,那恐怕再无机遇。

福建相邻之浙江,江西,广东,皆是仇敌,而在海上,郑家也在虎视眈眈,张存仁与北京朝廷的联络已经完整断绝,不管水路,还是陆路,张存仁部下李绣,马成龙六神无主,惶惑不安,就连张存仁亲信都如此手足无措,更遑论闽地士绅,串连之行动不堪列举,全省暗潮涌动,就连浅显百姓都已经发觉出不安的气味,更不消说张存仁这个总督了。

而张存仁心中实在的设法压根就不是甚么孟浚有天命之相,而是现在明廷仅存永历一帝,再无二帝并争之局面,顺军,西军残部效命。

而在福建外海上,正在筹办围攻台湾的郑胜利也是被这些动静砸的心神不定,先是江西,又是广东,纷繁举起反旗,重归大明,而福建的张存仁固然没有明白的说归顺大明,可也是令全省焚毁大清旗号,剪掉辫子,树起周军大旗。

张存仁决计归顺孟浚,便是打着让南明不在一统的心机,以南明君臣的模样,张存仁信赖,不出半年,李成栋金声恒等人必定会与其闹成一团,孟浚加上本身所部的归顺,也将气力大增,孟周当中,且不说孟浚是否情愿服从永历朝廷的教唆,便是其部下也定然不肯。

因而,郑胜利在张存仁鼓吹降周的次日,正式宣布打击台湾之令:“何廷斌所进台湾一图,故乡万顷,沃野千里,饷税数十万。造船制器,吾民鳞集,近为红夷占有,城中蛮夷不上千人,攻之可垂手得者。我欲平克台湾,觉得底子之地,安设将领家眷,然后东征西讨,无内顾之忧!

南明诸臣收到动静,喝彩雀跃,永历帝喜极而泣,本欲再度西奔的他,停下脚步,在安龙府停止大祭,太祖太宗庇护,大明天命未失。

就在金声恒率军围攻赣州时,曾在福建与金声恒并肩作战的李成栋也终究下定决计,举起反旗,李成栋逼迫佟养甲一同举义,佟养甲手中不过千余护兵,在李成栋的逼迫下,无法同意,不过佟养甲心中对李成栋极其不屑,只是情势所迫,无法而降。

随后郑胜利亲率由四百余艘战舰,三万郑军,从金门起航,踏上了光复台湾的征程。

郑胜利听到李成栋金声恒归正的动静后,脸上暴露庞大的神情,喃喃低语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张存仁看着这两人,心中如同吃了苍蝇普通难受,勉强支应了会,便让二人退下,李绣,马成龙二人高欢畅兴的拜辞而去,而张存仁看着拜别的二人,眼神有些阴霾,时移势变,就连亲信部下都已经靠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