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义军 - 第229章 朝鲜

第229章 朝鲜[第2页/共3页]

朝鲜名儒宋时烈以为,北伐更加核心的代价是保护春秋大义,他夸大,蛮夷而不得入于中国,禽兽而不得伦于报酬第一义,为明复仇为第二义。深受此思惟影响的李淏即位后,反清复明便成为了李朝的国策。

就在三人朝着金陵而来的时候,孟浚还在清算军伍,武威,武胜二镇,兵员已经堆积完成,各种军器也在有条不紊的弥补当中,至于克虏军所下辖的五营火铳兵,在舟山这大半年的锻造中,仅能再弥补两营,孟浚固然已经行文各县,集结工匠,又从舟山调来一半的火器工匠为骨干,火铳的缺口仍然很大。

张存仁在离孟浚另有十余步远,便跪伏于地,大声道:“罪将不敢当大王亲迎,实在诚惶诚恐,愧不敢当啊。”

在接连遭受壬辰倭乱,丁卯胡乱,丙子虏乱,三场毁灭性战役以后,此时的朝鲜只具有几千常备军,不但数量希少,其战技更是令人不敢恭维。

跟着孟浚的号令下达,幕府表里顿时繁忙起来,官吏们纷繁清算仪容,有的官员窃保私语,道:“不过一鞑虏降官罢了,大王何必如此宠遇。”

张存仁翻开车帘,探头一望,心中一叹,随后脸上撑起诚惶诚恐的模样,下了马车,三步并作两步的跑向城门,而孟浚也脸上露着敦睦的笑容,迎了上去。

不一会儿,张存仁的车队缓缓驶来,车队为首之人见城门处的环境,赶紧报于张存仁。

鼓吹司的几名画师赶紧将这一刻抓紧描画下来,另有两名舍人看着这场面绘声绘色的记录下来,用做明日报纸头条,这等场面,顾炎武感觉来了也无用,随便的遣派几名舍人过来撰写文稿。

听到张存仁到达的动静,孟浚脸上会心一笑,他晓得张存仁压根不是真是想要投降,归降只是无法之举,而他不向永历朝廷尽忠,反而对本身这个曾经的敌手投城,他的心机不难猜出,只是张存仁晓得孟浚晓得他的意义,而孟浚也晓得张存仁晓得,但摆在明面的是,孟浚必然会高高捧起张存仁,毕竟他是第一个满清封疆大吏对本身投城。

孟浚赶紧上前扶起张存仁,笑着道:“张总督,深明大义,使闽地免遭战乱,真是大功一件,岂能说有罪!”

沿途的百姓瞥见车队上挂着大明旗号,脸上暴露的不是冲动的神情,而是一种希奇,少见的模样,而在路上乃至有一老者拦住车队,惊奇的问道:“大明天子尚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