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金声桓之死[第1页/共3页]
孟浚一愣,此人如何不按常理出牌,游移了一下,孟浚还是点点头,说道:“自无不成,本王可录将军为参赞之职。”
世人纷繁点头拥戴,孟浚见此接着说道:“现在金声桓束手,赣地已平,本王已令林统镇,对降军之卒,择其精锐,弃其老弱,可编两镇之锐士,三位将军深明大义,使赣地免于烽火,自当厚赏,然厚赏之余,本王有两条挑选,可由三位将军自专。”
孟浚点点头,不置可否,武人的心机,孟浚一清二楚,不过就是那么点事,而张应维见孟浚没有活力的模样,也开口说道:“大王,现在天下还未安定,恰是用武人之时,我岂能不思为大王效命疆场,我又如何能在这花花天下的金陵城内安坐呢?”
金声桓闻言昂首看了一眼孟必安,眼神微微一亮,心中暗道:“莫非本身不消死?孟浚会饶了本身,也是,本身也没给孟浚形成多大的费事,还直接的送了江西给他。”
殊不知王张二人也在嗤笑胡詹昏了头了,乱世当中,军权为上,有了军队,谁敢不高看本身两眼。
而对王得仁和张应维二人的挑选,胡詹嗤之以鼻,这两人鼠目寸光,只晓得抓军权,却不晓得近水楼台先得月,甚么官也不如跟从在大王身边,参议军政之事来的好。
“唉,谁说不是呢,好歹也是一起共存亡过的兄弟,就算不想带兵,受那风雨之罪,也能够进幕府当官啊,非要凑到大王身边,当劳什子参赞,是,大王身边机遇大,可不另有那么一句话,伴君如伴虎啊!”王得仁也是悠悠的说着。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孟浚对着王张胡三人,道:“昔日金声桓虽征民为军,大放逐旅,兵员达三十余万,岂不闻,兵贵精,而非广。”
想到这,金声桓赶紧说道:“小人不识天数,冲犯大王,今幡然悔过,必痛改前非,只望大王饶小人一命,将来为大王鞍前马后,万死不辞!”
胡詹的思路不由的飞向昨日的拂尘宴,现在孟浚贵为大王,对本身这些降将还是礼贤下士,这让胡詹不由的感到感激涕零,如此气度不凡之主,当得起本身为其效命平生。
当胡詹再次踏入金陵城大街时,仿佛有一股铺天盖地,澎湃彭湃的激昂之气味劈面而来,胡詹还从没见过如此高涨的民气和意志,大街冷巷贴了许很多多的大字报,上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摈除鞑虏,光复国土!”
当金军降将与金声桓同时到达金陵时,两边的报酬如同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金声桓囚于青鸾卫的大牢中,吃着冷饭,与跳蚤臭虫为伴。
孟必安看着金声桓,见其一副委靡不振的模样,嗤笑一声,道:“金声桓,事到现在,可有甚么想说的?”
对于金声桓,孟浚本想亲身去见一面,但临行前又窜改了主张,何必与一个失利者再见一面,而对其的措置,孟浚采纳杨恩对金声桓处以极刑的建议,而是转而对孟必安叮咛让其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