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周郑联盟[第1页/共3页]
郑胜利闻言转头看着陈永华,问道:“恐怕甚么?”
韩雄驻福建,深感民生凋敝,因而在李成栋退兵后,着力于规复本地民力,他轻徭薄税,并构造构筑水利,整饬吏治,严明法纪,侧重打击小吏之贪暴,这使得处所次序渐稳。
陈永华闻言沉默了一会,贰心中最大的隐忧底子不是粮草补给,只是他不晓得是不是该说出去。
一时候场面有在沉闷,过了一会,郑胜利的声音传了出来,似是因为冲动而略显的有些沙哑:“周王于江面大破虏军海军,阵斩耿仲明,长江之上,虏军再无陈范围的海军,周王又何必非要吾出兵呢!”
“如果故乡主亲身劝降呢?”
陈永华说完俄然想起甚么来,对着郑胜利说道:“国姓,现在故乡主尚在清廷之手,若我等出兵湖广,清廷以此相挟,该如何是好?”
韩雄见众将神采低迷,安抚诸将道:“大将用兵疆场,方是名扬四海之时,大王麾下因战而申明鹊起者不知凡几,诸君随我驻守闽地,劳苦无功,今大王决斗于湖广腹心之地,恰是诸君立下赫赫军功,封妻荫子之时!”
林从孝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世人,摇了点头,随后大声说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王以闽地为酬,以邀国姓出兵,此雄才大略之策,若湖泛博胜,则天下可定,福建一隅之地,何伤大局,若败,虏军再至,诸公莫非还要再剃发一回吗!”
过了半晌,郑胜利的声音幽幽的传来:“自古忠孝不能分身,人皆言父教子忠,未闻教子降敌也,吾志不移,筹办出兵吧!”
在安抚好诸将后,韩雄又想起了许很多多由本身汲引发来的各地官吏,随后下发文书,遍询各地官吏,愿随本身分开者,可待郑氏遣人后,再分开福建,前去金陵,若不舍本地百姓,愿留下者,韩雄愿替之,向郑氏保举,留任原位,但韩雄仍严令,即使欲跟随本身分开闽地,也要安抚百姓,不成害民,违者严惩。
短短半年,闽地民生渐安,百姓感其恩德,皆言韩将军仁义,诸多士绅争相献策,韩雄知民安,则国安,故其政以民为本,深得民气。
“大人,您为闽人呕心沥血,我等皆看在眼里,记在内心,现在闽地一片欣欣茂发,大王弃之,大伤闽人之心!”陈钰延双目含泪的说道。
“恐怕,其势大难制,风云变幻,日月改色!”
但这动静却让韩大志中有些低沉,他曾在福州安抚百姓,决计与城共存亡,他的部下也曾在分水关撒下热血,即使败北,士气不堕,直到李成栋退兵乞降。
“国姓,郑家海军刁悍,步军亦有六万众,吾王曾言,但能增我军一分之力,也要争夺,更何况吾王对国姓惺惺相惜,大好韶华,岂能不昂扬而上,成绩一番伟业,名看重史,万古流芳!”沈从文神情严厉的说道。